为深入实施“红墙先锋工程”和“双提升”工程,7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区直机关系统在西城区人民法院举办第四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月末大讲堂”,充分借助西城区人民法院2023年侯英“一案一精品”平台,精心选取行政诉讼案例,开展行政诉讼案件庭审观摩活动。旁听席上,区直机关系统65家单位法治建设主管领导和法治干部,以及法院干警等共一百余人认真旁听庭审。区委副书记、区直机关工委书记袁海鹏,西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立如参加活动。
以听引思
该案由北京市行政审判业务标兵、西城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审判员曹实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葛明柱、周光庆组成合议庭。庭审中,合议庭耐心听取了原、被告双方的诉辩意见,准确归纳了案件争议焦点,围绕案件事实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询问,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双方进行充分的法庭辩论。整个庭审过程庄严肃穆、规范有序。庄严肃穆的庭审,内容详实的讲解,引发了参训领导干部的深入思考,提升了法治建设干部的行政应诉能力,强化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以培融智
庭审结束后,审判长曹实为在场的旁听人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行政应诉技能培训,从行政诉讼的基本职能、涉区行政案件的基本情况、行政诉讼的审查要点、行政应诉技巧等四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讲解,耐心回答了现场干部的提问,充分传递应诉技能、介绍应诉经验、深化府院联动。参加旁听的机关单位法治工作者表示,本次庭审案件选取非常有教育意义,法官曹实的培训讲解内容充实、富有实效,本次大讲堂活动既有“沉浸式”旁听庭审,又有“互动式”理论教学,针对性、实用性强,对区直机关系统各单位行政应诉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以行提质
本次活动将在年底通过“两把尺子”对此次培训的实际成效进行考核:一把尺子看各单位的行政诉讼案件是不是减少了;一把尺子看各单位行政诉讼案件的胜诉率是不是提高了。目的就是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掌握情况,推动工作。区直机关工委将继续沿用发挥好“月末大讲堂”机制的引领作用,以内容优质、主题鲜明的培训推动建队伍、干事业。
自今年3月份创办“大讲堂”工作以来,工委采取“三优叠加、联合主办”的方式,建立了“2+1”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直机关工委党建引领组织优势、区委党校教育培训工作优势,每期吸纳1个业务主办单位参与。截至目前共开办4期讲座培训。接下来,工委将继续巩固完善“大讲堂”合作模式,以更优质的主题培训、更精准的活动设计、更快速的素质提升为“双提升”工程蓄力赋能。
袁海鹏全程参加本次大讲堂活动。他强调,机关各单位要认真复盘“月末大讲堂”机制,既要当好知识的搬运工、传播者,把学到的知识感悟传递给本单位,又要注重学习成果转化,通过数据对比、情况分析,研究提升本单位法治建设水平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