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华夏女子中学的18名师生走进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零距离感受法院文化,接受法治熏陶。
活动开始,副院长毕菲与师生们进行了互动,并在民二庭副庭长梁良的讲解下,和师生们共同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奇妙法治之旅。
走进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首先是立案诉服大厅,同学们参观了导诉台、立案窗口、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援助律师窗口、自助服务区等,立案庭的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解了诉讼立案的整体流程。
同学们参观了分流服务台、调解室,了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彰显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在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上的工作特色亮点。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少年法庭和儿童观护室参观。少年法庭合议庭位居椭圆弧的中部,原告、被告、法定代理人等位置分别位于两侧的弧线上,这种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多方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引导教育的司法理解;在视觉效果的象征意义上,少年法庭的U形布局减少了原告与被告之间针锋相对的感觉,便于双方面对面协商化解矛盾。而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儿童遭受诉累之苦,保护其身心健康,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还专门设置了儿童观护室,这是专门为那些跟随父母来法院的孩子设置的,一方面为了避免孩子目睹父母对簿公堂的场面,另一方面也能让父母安心接受调解和审判。
此次法治之旅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不仅零距离参观法院,还与法官们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了法院的多元化工作生态,深度体验了法官的职业特点,对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