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4月2日下午4点,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瀛就延庆区爱国卫生工作进行解读,并答记者问。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罗瀛介绍延庆区爱国卫生工作情况:
延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指标持续提高。
冬春季以来,全区14余万人参加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9万处、垃圾堆积物3150吨、绿地内垃圾2。6万平米;清理“四害”孳生场所2323处,补充投放鼠药355公斤,完善防“四害”设施920处;新设置室外吸烟区598个。
截至4月1日,延庆区已经累计69天无新增病例报告,爱国卫生工作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昨天,北京市已经启动了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爱卫会的有关要求,延庆区制定了《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工作方案》,并召开了全区部署大会,各街乡镇、机关及社会单位都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爱国卫生运动中,结合今年爱国卫生月“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主题,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五大集中整治行动。延庆区将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治理、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环境清洁、社区和居家卫生大扫除及健康宣教五大集中整治行动。
二是加强工作统筹,形成推动合力。延庆区委区政府把爱国卫生运动同疫情防控工作、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康城市创建等工作统筹推动,整合几个方面的任务、资源、队伍和投入,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精准治理。针对巡查检查和“12345”群众热线反映集中问题,聚焦环境卫生、“除四害”、预防性消毒、文明习惯等几大方面,精准发力,有效解决群众有关诉求和一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
四是发动群众,强化标准和全民参与。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向不卫生不文明行为宣战。全社会齐行动,广泛开展“健康细胞”工程,组织引导群众从一件件小事做起,积极主动清理室内室外、房前屋后、楼前楼内的卫生死角,让群众亲身参与、真实体验、切实获得。
五是创新工作方法,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创卫形成的有力机制,同时,鼓励各社区、乡镇、单位因地制宜,创新方式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办法。例如张山营镇政府推行的改厕所、改清洁能源、改水质、改垃圾分类设施、改文明习惯的新时期“五改行动”,目前已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53户,煤改清洁能源13074户,实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和专职人员全覆盖,重新修订了村规民约,提升群众卫生行为习惯,在传染病源头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延庆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爱卫会的部署,以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为抓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以“改善环境,共享健康”为主题的五大专项行动,针对疫情防控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下大力气集中整治。突出清理死角盲区,重点在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开展卫生大扫除,加强消杀,营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良好氛围,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延庆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如何影响市民形成文明生活习惯?
罗瀛介绍,以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市民文明习惯养成。一是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光盘行动”,鼓励使用公勺公筷,利用“文明红黑榜”对铺张浪费、不讲卫生等不文明餐桌行为进行曝光。二是发起“共走文明路,共创文明城”行动,机关干部职工带头,上下班绿色出行,沿途捡拾垃圾、捡拾狗粪、捡拾烟头,号召全体市民摒弃不文明行为。三是开展“低头一秒捡文明”烟头置换行动,鼓励广大市民做到烟痰禁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是开展文明养犬专项行动,组建社区养犬自律会、爱宠联盟,及时清理道路及社区周边宠物粪便,对遛狗不栓绳等行为进行劝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