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区委政法委 > 延庆

社区勤务兵 居民好“女儿”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18]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一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已经打响。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疫情发生以来,广大社区工作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和科学防控的各项要求,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吴晓敏就是这千千万万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之一。

  吴晓敏,女,1982年出生,延庆区百泉街道振兴南社区副主任,中共党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振兴南社区副主任,她始终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主动协助主任王冬华做好疫情的防控工作。从大年初一开始,社区就变成了她们的家。几千口子人出出进进,如何保障疫情防控到位,成为她们最牵挂的事情。如何卡口值守,如何有效调配人员,如何保障物资,摆上日程安排。班子成员共同讨论排岗调度工作,统筹安排,科学有效布控。振兴南社区出口较多,为了有效管控小区出人员,最大限度发挥卡口值守作用,她不仅实地走访了解设置卡口的位置,还最大限度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确保实现科学有效卡口管控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正常出行的影响。

  凝心聚力,争当社区疫情防控“守门人”。大年初三开始,振兴南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就齐聚单位,按照疫情防控网格化责任分区,要对辖区近2000户居民进行入户排查,逐一核对信息,建立大数据台账。疫情防控战役正式打响。电话一个接一个打,楼门一个接一个走遍,那段时间根本顾不上家。晓敏是由奶奶从小哄大的,过年前后,奶奶病重希望能看见晓敏在身边。但是当时正式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社区同事们恨不得24小时工作,根本就抽不出身来。2月11凌晨1:45,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老人走得匆忙,晓敏哭着驾车飞奔到医院,看了奶奶最后一眼。第二天疫情防控依然吃紧,晓敏将眼泪咽进肚子,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直到下班,回到家里,嚎啕大哭。所有的眼泪和委屈,只有在没人的地方才能尽情的释放。这个春节,疼爱自己的奶奶走了,晓敏甚至都没顾上床前照顾一下。她恨这场疫情,更舍不得奶奶。但是作为社区的工作者,当前的责任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她将悲痛悄悄藏在心底,继续和同事们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战斗中。设立24小时检查服务岗,做好社区封闭管理工作,加强对进出人员、车辆登记测温,“两证”查验、返京人员的行程检查、注意事项告知、居家观察,每日上报体温监测情况,像千千万万的社区工作者一样,忙碌的工作早已经占据了她全部的生活。

  事无巨细、当好社区“勤务兵”。作为社区工作者,疫情当前,她始终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哪个楼门有返京人员,那个楼门居民正在居家隔离,她都清楚。今天帮王先生解决新买电视送进小区问题,明天为居家隔离张女士送去快递,还要时不时打电话询问居家观察人员的身体状况。卡口值守期间,个别居民群众不理解,甚至将积攒下来的怒火冲她撒,她总是笑颜以对,耐心解释劝导;可有谁知道,回到家里,累得都懒得说话,女儿扑倒她怀里,希望和她聊聊天,她根本就没有耐性,直接将女儿撵走。老公埋怨她不知道心疼女儿,不知道照顾家人,她冲着老公就发火。面对群众耐心、细心、体贴入微;面对家人不耐烦,没耐心。她把社区居民当成了家人,把自己的家人当成了陌生人。老公忍不住埋怨她。哪个楼门居民返京,走了哪条路线,是否不是疫情多发区来的,她在家也念叨个不停;对于社区居民的情况了如指掌,但是却忘记了父亲的生日。

  热情厚道,当好“暖心人”。疫情发生以后,同事们奋战在一线,有苦同吃,有难同当。遇到谁家有难事,她主动询问,热心帮忙。有时候赶上雨夹雪恶劣天气,她就给同事们送暖脚贴、送雨伞。将心比心,才能心心相映。她配合主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儿;尽最大努力帮助同事,帮助居民,希望大家能携起手来,共克时艰。同事们愿意将烦心事儿和她说,愿意晓敏给出出主意,愿意将压抑的紧张与烦闷统统倒出来;可有谁知道,她自己也很紧张、压力山大;有时候将怒火燃烧到家里,老公成了出气筒。


[供稿单位:延庆区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