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法院司法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法院和执行体制改革试点法院,我院深入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以改革思维破解执行难题,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综合治理执行工作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团队主动、法官能动的执行工作新格局。
一是形成了上下联动机制。坚持综合研判请示汇报,重大疑难案件及时向政法委、上级法院、院党组等上级机关请示汇报,争取指导和支持,借助社会力量,协调各相关单位配合我院执行工作开展。2016年以来,先后向上级机关请示汇报案件30余件次,妥善办理、办结了一大批范围广、影响大的执行案件。其中,鲁桂华院长挂帅亲自承办,组成合议庭,审查执行依据,制定执行方案,采取执行行动,妥善执结一起涉案1.6亿余元大标的仲裁纠纷执行案件。同时,依托人民法院执行管理平台,将上级法院各项督办落实到具体人员、具体程序、具体事项,做到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办理、第一时间回复。针对紧急突发情况,依托执行指挥中心在快速反应、远程指挥等方面优势,迅速调配人员、车辆、设备,实现上下级实时联动执行。
二是形成了内外互动机制。一方面,始终秉承“全国法院一盘棋”思想,加强与其他法院合作互助、实现共赢。“不怕求人”——在一起异地执行案件中,充分借助党委、政府力量,在宁夏司法机关的配合下,顺利完成某大型生产线交付;“乐于助人”——先后协助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多家外地法院开展强制腾退活动。与此同时,自人民法院事项委托系统上线以来,先后协助全国60余家法院办理各类委托事项149件次,平均事项办理时长9.19天,办理效率位居全市前列;委托全国各地法院办理查封、冻结、扣划等事项1275件次,减少不必要出差所带来的人力、财力、时间成本,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全院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充分发挥人员配备、物资配套方面优势,在代表委员联络、信息技术支持、执行警务保障、开展执行宣传、立审执协作等各方面提供全面保障,在全院上下形成了“我为执行做贡献,执行为院添光彩”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三是形成了团队主动机制。在上级法院和院党组的深切关怀下,深入开展裁执分离改革,形成执行二庭行使涉执行的审判权、执行局行使执行实施权、指挥办统筹财产保全和司法拍卖等事务性工作的大执行格局。先后组建“攻坚速执”、“智慧创新”等特色执行团队,充分发挥不同团队经验丰富、信息化水平较高等特点,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分配案件,实现了执行案件的精细化办理;同时在重大执行活动中,各执行团队亦能在院党组、执行局的领导下,齐心协力、集思广益、联合执行,先后开展了查封全峰快递场地搜查、强制腾退方庄贵友大厦、运通电缆场等一系列大型执行活动,充分发挥团队主动机制,实现了执行效率与效果的统一。执行团队办案效能不断显现,仅今年1-10月新收案件量较去年同期上升11.99%,而结案量较去年上升19.43%。
四是形成了法官能动机制。充分落实法官员额制改革,明确法官主导地位,发挥审判辅助人员重要作用,剥离员额法官事务性工作,将精力更多的放到执行案件中。充分发挥法官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执行三庭张浩副庭长凭借丰富经验足额冻结村委会账户、执行一庭赵立新法官、刘辉法官分别对银行、个人处以最高限额罚款促使案件妥善执结等等。建立完善执行法官联席会制度,2017年以来累计召开执行口法官联席会5次,各庭专业法官会议30余次,有力推动了一大批疑难复杂案件的开展。建立了以法官现存未结案数量为主要依据的随机分案制度和以办案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首尾相连”从制度上增强法官能动性、自主性,全局上下形成了“多结案、快结案、结好案”的执行新风尚,充分激发了执行法官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