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团市委公布“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评选结果。30位来自各行各业基层一线的青年榜样获此殊荣。首都司法行政系统两名青年榜样入选。今天,观澜君为你介绍其中一位先锋律师——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廖鸿程。
廖鸿程,从业15年来,始终勤勤恳恳奋斗在法律行业一线,工作伊始是全国知名律所北京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2011年创办乾成律师事务所,在多起重大案件中,专注于提供高品质法律服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
1989年,在福建武夷山区的小山村里,父亲因为偿还债务后,没有收回借条而遭遇诉讼。年幼的他望着父亲无助的身影,决定从那一刻起将“律师”作为保护家人的依靠。
2003年,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进入了律师行业,从业15年来,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假期。他秉承对法律的坚定信念毫不动摇,作为一名诉讼律师,在代理各类纠纷中,坚定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险恶时,为了摆脱跟踪追击而不停换车,为了家人的安全,秘密将妻儿安置他处居住。
他经常说:“我是福建山里出来的孩子,爱拼敢闯,不想走捷径,坚持而不屈从,坚定而不畏惧!”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11年5月4日,他创办了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秉持“乾心为公,精诚所至”的服务理念,打破传统管理方式,实行公司化管理,推行一体化制度,很快使律所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多起重大案件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先后为数十家大型国有企业提供高品质的法律服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天下没有难打的官司”
2013年底,一位客户在一审败诉后找到他准备二审,正当他带领团队认真准备上诉材料时,客户告诉他家中亲人生病,已无力承担上诉费用。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由律所先行垫付费用。最终,案件取得胜诉,通过执行拿回了全额赔偿款,让濒临破产的客户企业又起死回生。
为解决法律服务信息不对称、不充分、不平衡问题,他积极响应“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创新性地提出“诉讼总包”概念,于2015年7月孵化出了国内首家“法律+科技+金融”的整合型高品质法律服务机构——帮瀛法务。运行3年多来,已经发展成为基于法治追求、顺应市场需求的成熟商业模式,管理项目的争议标的总额数百亿。
他组织研发人工智能诉讼项目管理系统“盘古”,成功搭载了“智能风险评估”、“智能律师匹配”、“智能诉讼项目管理”三大系统,将诉讼分为29个场景、299个节点,规范诉讼法律服务、诉讼项目管理全流程,已在实践中投入使用,并计划在不远的将来向全行业开放,帮助青年法律人快速提高业务水平,用科技推动诉讼专业精细化、诉讼服务标准化,推动律师行业的发展进程。
有人问他:“作为律师你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还要跨界创业?”他的回答简单明了:“让天下没有难打的官司。”
“我愿以身许国,青春无悔”
廖鸿程从未忘记“任何美好的理想和企业的归属都是要回归社会”的理念,积极投身公益,践行社会责任。
2014年,和多名企业家共同设立“君合创新公益基金会”,支持创办公益性讲坛——CC讲坛,致力于搭建一个发现和传播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新理念平台,广泛传播创新思想和成果。
2017年9月21日,在他的发起下,帮瀛法务联合新英才控股集团及北京君合创新公益基金会创立了以诉讼融资为基础的创新法律公益项目“帮益帮”,长期致力于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2018年初,他带领项目团队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双台村开展国内首例法律扶贫活动,在贫困村设立长期法律服务站,补强法律援助制度,提高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安全感。
2016年,他在中国政法大学法硕学院设立“英才奖学金”,先后资助大学生十余人;2014年起连续4年资助福建南平籍在京优秀学子2人参与组织商会体系捐助困难群众和受灾地区累计达到数千万元。
他坚持将“政治引领、党建先行”作为律所工作的根本遵循,带领乾成律所党支部积极打造“乾(虔)成(诚)红”党建品牌,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新生代法治先锋团队,2018年7月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廖鸿程作为一个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来不敢忘记“初心”。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是青年律师,我愿以身许国,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