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发起五周年。五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公证行业在经济、民生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观澜君带你踏上“一带一路”了解北京公证都做了哪些事情。
公证服务于这些领域
中国公证行业在“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承揽工程,知识产权保护,跨境贸易提供电子数据存证,办理出入境签证提供传统涉外公证,企业跨境贸易担保,跨境贸易中的争议处理,境内外遗产继承等领域,为参与倡议的公司与员工提供可信赖的公证服务。为各国各类民商事活动主体架起联通的桥梁,系起互信的纽带。
北京公证五年成绩单
以北京市公证行业为例,5年多来,先后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100余家石油能源、建筑勘探、银行金融等大型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投融资等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办理授权委托书、外派协议、营业执照、章程、授权书、审计报告、董事会决议、业绩证明、人员学历证明、工作证明、职称证书、无罪证明等公证事项2万多件,出具公证文件8万多份。公证书在“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顺利使用,业务范围辐射“一带一路”沿线90%以上的国家,为“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作出积极贡献。
这些案件有公证人的身影
在促进区域安全稳定、强化国家法律和司法领域的交流合作等领域,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北京市公证行业也在积极发挥作用。比如在“西班牙电信诈骗案”中,配合公安部、司法部,协调处理来自16个省市的70多家公证处办理的公证书译文相符工作,为受害人国外顺利索赔提供了保障。在“乔丹”商标侵权案件中,北京市公证行业为其办理了多起保全证据公证,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明确认定,在案件证据认定中起到关键作用,“乔丹案”也被纳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此外,在服务冬奥会、残奥会等重大工程事件中,都有北京公证人忙碌的身影。公证已经成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商事交往的重要保障。
“一带一路”为公证带来新机遇
我国企业参与相关国家基础建设时,国外的招投标文件中通常会要求境外企业提供相关企业资质证书和以往业绩情况,招标方为了确认材料的真实性,要求对投标文件办理公证。因此,公证是不可或缺的必备程序。近年来,大量涉外业务的增加给公证工作带来了挑战。北京公证行业承接的“一带一路”项目相关公证业务,或是投资额高达上百亿的工程项目,或是紧急工程事项等,需要公证人员高效、高质地完成公证工作,这就对公证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公证员们面对重大公证事项,事无巨细,精益求精,确保出具的每一份公证书在护航我国企业“走出去”工作中不出任何纰漏。
北京市公证行业创佳绩
在由法制日报社主办、法制网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优秀法律服务项目颁奖典礼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高端论坛上,北京市公证行业收获多个奖项,北京市长安公证处荣获“一带一路”十佳合作机构称号,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业务三部主任、公证员郭岳萍荣获“一带一路”十佳法律服务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