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中期成果验收之年。2018年,是北京市新媒体法宣工作硕果累累的一年,截至2018年12月15日,全市司法局法宣公号粉丝共计48万人,全年共推文达7千余篇,阅读量达350万人次,开展各类普法主题活动200余次,参与多达400万人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理念,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和基本遵循。
北京市法宣日常工作多以“线上+线下”同步模式开展,主题多样,形式创新,活动覆盖面广。北京市司法局联合全市100多家普法责任单位成立“首都新媒体普法联盟”,共建普法资源,共享优秀工作经验,联动全市各区、委办局围绕宪法学习、疏解整治、扫黑除恶、法律十进等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普法主题活动200余次,活动范围辐射全国各地,共计400万人次参与,有效提升大众法律知识知晓率和法治素养。此外,多区还搭建了主题各异的新媒体普法阵地,为大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普法活动。
2018年11月,北京市司法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的职责整合,重新组建了北京市司法局,这是北京市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的重大部署,也对接下来的法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更多的法宣工作实效,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新形势下的法宣工作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培育深度融合,更加关注受众的法治思维培育和法治认知提升,以创新的工作思路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当然,在大数据应用普及推广的当下,法宣工作实际效果的印证,同样离不开各项数据的支撑。
很肯定的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疏解整治促提升、党员法治思维培育等重点工作中,北京市法宣工作已经在进行着这样的创新探索:一方面,以体系化的法治思维培育夯实法宣工作实效,在宣传法治精神的同时,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升人民的法治认同感;另一方面,在普法工作中多维度采集人群的法治认知与情感共鸣数据、整体普法环境的优化等数据,力求在顶层设计指导下,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收获更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推进北京市法宣工作的精准、创新深入。
展望新时代的新北京,立足已有的工作经验,紧紧把握以法治思维培育夯实法宣工作实效,不断提升人民法治认同感的工作思路,我们将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北京法宣工作创新、深入、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