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70余农民工讨薪无门 北京法援化解纠纷暖人心

本站发表时间:[2019-01-2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现如今,城市一圈圈不断扩大,高楼一片片拔地而起。而这,与一群人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他们背井离乡,用勤劳的双手筑建起我们美丽的家园。他们的身影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

  农民工兄弟干的大多是脏活累活,挣的都是血汗钱。为了生计,他们任劳任怨,然而有些时候,他们的辛勤付出却无法及时收获应得的回报……

  包工头跑路,工钱怎么办?

  2017年8月24日,密云区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了一通来自密云古北口法律援助工作站的电话,得知了发生在辖区内的一件农民工讨薪事件。

  原来,张某(化名)等70余名农民工受包工头赵刚(化名)雇佣,给古北口镇几户人家建设民房,房子还没建完,包工头赵刚就失去了联系。

  工钱还没结算呢,赵刚居然就跑路了!这让工人们怎么办?70余名农民工眼看讨薪无望,要么堵在镇政府门口要求解决问题,要么赖在房主家里要求房主给付工钱,场面一片混乱。

  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得知情况后一边安抚工人们的情绪,一边与区法援中心取得了联系。区法援中心接到消息后,迅速研究应对方案,并立刻联系了在此方面经验丰富的北京仁道律师事务所,希望律所能够指派几名业务能力强的律师到法援中心解答法律问题,帮助农民工依法维权。

  当日下午,古北口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即带领着讨薪的工人们来到了区法援中心。

  由于来访农民工人数众多、情绪激动,现场一度陷入混乱。有几名工人不听解释也拒绝沟通,只嚷嚷着:“我们不管,我们给房主干的活,包工头跑了就得房主给钱!现在我们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我们必须今天拿到钱!”

  其他工人原本已听从工作人员劝导,情绪稍稍稳定并开始登记身份信息,此刻见到有人嚷嚷,也开始有些躁动了……带头的几名工人觉得走法律程序太复杂,没有办法立刻拿到钱,所以不愿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还煽动其他工人准备继续闹事。

  面对准备继续闹事的几名工人,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急不躁、耐心劝解,尽力让他们理智地面对所发生的纠纷。

  此时,北京仁道律师事务所的王小雪和钱海龙律师也赶到了现场。为了防止稍稍平静下来的农民工们再次激动起来,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将几名情绪极不稳定的工人请进了办公室,准备单独沟通。两位律师及法援中心负责人都加入了沟通的行列。对于情绪激动的工人,他们都非常理解。拿不到工钱,换做是谁都会着急、委屈,更何况是工资本就不高的农民工们。通过律师和法援中心工作人员们的真诚劝说,工人们终于明白:暴力维权不仅要不来工钱,更可能涉嫌违法;而走法律途径虽然依程序会产生一定的时间成本,但是就现在的证据和事实来看,是最有效的方法……

  办公室内的沟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法律服务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们也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他们一边登记着工人们的身份信息,一边向古北口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询问事件的经过、核对证据材料。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农民工立刻指导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不知不觉中,夜幕已悄悄降临。为所有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工人们办理完法律援助手续并逐一核对了工钱数额后,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天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然而大家都没有着急离开。法援中心负责人又召集工作人员和援助律师开了简短的会议,沟通了案件情况。

  律师们表示,案件的难点主要在于找不到包工头赵刚,只有几个记工人员记的工资单。12名房主的确可以作为共同被告,在未结工程款范围内承担责任,但就目前与工人们的交谈中得知,实际建房工程并未完成,而房主们可能已经将前期工程款支付给赵刚了,因此,房主们未必能承担相应责任,若是找不到赵刚,工人工资可能就无法兑现……

  会议最后,法援中心负责人强调,虽然此案人多复杂,但是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对每位受援人的情况都要了解,要尽全力帮助工人们讨回薪水。

  援助律师为70余农民工依法维权

  2017年8月28日,援助律师起草完成起诉状后,前往距密云城区30余公里的太师屯法庭进行立案,并多次与法官沟通案情,希望通过庭前调解,让农民工尽快拿到工钱。

  其后,援助律师又与各房主进行了沟通,在沟通过程中,援助律师发现房主们也是满腹牢骚,自己盖房为了省事承包出去,现在房盖到一半,包工头跑了,自己还要承担工人工资,他们非常不理解。

  了解到建房工程尚未过半,房主们此前已经支付的前期建房款远超出现在工程价值,农民工即使将房主一起起诉,最终结果也还是会由包工头赵刚承担责任。房主现在情绪同样非常激动,更加不利于农民工通过房主获得证据。

  援助律师又与工人们取得了联系,经过援助律师的讲解,部分工人同意变更诉讼请求,撤销对房主的起诉。另一部分工人听说要把对房主的起诉撤回,情绪更加激动,觉得自己的工钱更没着落了。而此时,几名带头的工人也开始煽动情绪,使本就复杂的局面变得更加混乱。王小雪律师和钱海龙律师只好数次前往古北口镇与情绪不稳的农民工一对一当面沟通,稳定大家的情绪。

  立案后,法官也积极联系包工头赵刚。房主提供的建房合同虽能证明房主们与赵刚存在合同关系,也能证明部分农民工确实提供了劳务,但对于欠薪的具体数额,还需要赵刚与记工人员进行对账才能确定。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几经周折,法官终于联系到了赵刚,法院通知其出庭应诉,援助律师也借机将不积极应诉的法律后果及工人们的现状告诉了赵刚。

  赵刚见状赶忙称自己只是外出看病,并无拖欠工资之意,并同意回来对账。但援助律师仍不敢掉以轻心,赵刚的对账单是至关重要的证据,不拿到对账单或赵刚不积极应诉都可能导致工人们情绪的再次失控。

  9月12日,在赵刚回来之前,援助律师又和法官尽力将农民工确认记工人员所记的工资单,逐一核对签字。这样,在赵刚到达后,就能尽快对账,加速结案,让工人们迅速拿到工资。

  几天后,消失了多日的赵刚终于出现了!援助律师悬着的心总算能够放下了。他们带领工人们多次前往法庭与赵刚对账,70余人,每一个人的每一项记录都需要仔细校对,每一笔工钱都不容有错,经常对着对着天就黑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对账,终于固定好全部证据,每名工人都签好了确认单。

  2017年11月29日,本案开庭审理。由于人数众多,法院分批次审理了此案。最终,经密云区人民法院判决,赵刚支付农民工工资共计35万余元。历经三个月的奔波,案子终于尘埃落定,70余名农民工的血汗钱终于有了着落!

  在建筑工程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欠薪人数多、欠薪金额大、诉求方式过激、清欠难度大。对于此类案件,法援中心高度重视。本案的顺利解决,与援助律师的敬业精神、法院的大力支持以及法援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协调密不可分。

  在此我们提醒农民工朋友们:在工作时,一定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懂得寻求合法途径、合法方式解决问题。

  春节将至,农民工讨薪问题开始增多。每当岁末年初,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都会为农民工维权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对于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请求工伤赔偿的案件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快速受理、审批并指派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供稿单位:北京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