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市司法局召开“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做新时代司法行政改革发展先锋”主题演讲会。首都司法行政系统9位司法为民好榜样走上演讲台,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奋斗故事。
坚定信念 唱响公益法律服务的时代旋律
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佟丽华(图中)
他,中国公益律师的领军人物。
他不仅是党员律师开创的全国第一家未成年人、第一家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机构,还有20多年公益路上的不悔不倦。全国超过60万未成年人、农民工、老年人从他所推动的免费法律服务中直接受益,为弱势群体讨回欠薪和赔偿6亿元,他所在的致诚律师事务所成为中国律师参与人权保障的一面旗帜。
他说:“一个案件只能帮助一个或几个当事人,而一个好的法律条款却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就未成年人和农民工保护、劳动争议、公益法、依法治国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为国家法律和政策改革建言献策。”
信念与责任
北京市监狱心理调解师曹广健(图右)
他,1991年穿上警装。
从警28年来,他始终立足监管一线,刻苦钻研创新罪犯改造手段,成功引入“内视观想”改造技术,该技术被司法部列为中国罪犯关键性矫治技术并在全国监狱系统推广应用,多个专著受到司法部以及国内同行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他说:“从事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近20年,从未想离开过,但我立志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定要成为这个岗位的行家里手。如果把每个人比作天空的星星,作为警察可能永远无法做到其中最亮的一颗,但我们会努力去做一直亮下去的那一颗,做一颗永远发光发热的小‘恒星’,直到生命的终结。”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做迷途人的领航灯
北京市天堂河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李彦(图右)
她,党的十九大代表。
身为强制隔离戒毒战线上的一名特殊园丁,21年来,在转化专案人员和长期痴迷邪教人员上,在管理绝食、自伤自残、顶撞民警拒不认罪错的戒毒人员上,再难、再苦,她都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一个都不放弃”,用过硬的政治素质诠释了一名一线民警的忠诚与担当。
她说:“奋斗通往远方,信仰指引方向,我们义无反顾地在禁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筑起坚实的防线,我们义不容辞地帮助所管人员重拾信心,我们不顾一切帮助所管人员抵抗毒瘾的诱惑。信仰是大海航行的灯塔,信念是破浪前行的引擎,信心是迎风蓄力的风帆,以最大的耐心、细心、恒心去对待她们,治病、救人,增强戒毒动机,这才是教育戒治的宗旨所在。”
不忘初心 公证为民
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公证员任青
她,1991年加入公证行业。
2004年以来,她承办各类继承、遗嘱等涉及家事事务的公证3000多件,收获了当事人的肯定和爱护,以及行业的支持和认可。随着社会老龄化,围绕老年人的财产处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她尝试在社区探索公益普法模式。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通过持续反馈30余次,有效地促进了死亡证明标准化。
她说:“ ‘清官难断家务事’。难就难在家庭矛盾中有道不尽的‘亲情’、说不透的‘道理’、释不明的‘法律’。在20多年的公证执业积累中,我努力在困惑中求解答案、在积累中丰富经验,把家人中的‘情’用好、‘理’说透,‘法’释明,让在矛盾煎熬中的家庭重归和睦是我的工作目标。
走上电视屏幕的人民调解
西城区月坛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刘跃新(图右)
他,从事基层法律服务与人民调解工作30年。
他经历了自1988年从事街道司法助理员工作起,到担任现西城区人民调解员协会会长,再到2018年被司法部聘为“全国人民调解专家”的三十年,并先后获得了近三十项各种荣誉。这期间,除了在基层直接接访和参与无以数计的基层矛盾的调解外,还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参与过1100多例各类案件的审理和调解,参加过累计600多场次的法制媒体栏目。
他说:“无数握手言和的感人场景,不仅是浓缩着‘人民调解’精髓的真实展示,也是百姓大众在随着社会互动而不断提升法律意识的真实写照,更是‘情、理、法并举’的调解方法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成功运用的典范。这就是一种进步。”
精进求索 以科学捍卫公正
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鉴定人王旭
她,一名从事司法鉴定工作20多年的党员。
20年来,她办理和参与的各类鉴定案件近万件,对所有重大敏感案件的鉴定都能做到精准无误。她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责任,始终葆有着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她用专业技术还原事实真相、鉴别案件真伪,为司法诉讼保驾护航。
她说:“公正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更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来捍卫,有科学陪伴的法律是智慧的、灵动的。作为一名司法鉴定人,本人愿以‘科学公正、勤勉务实’的执着,彰显新时代司法鉴定人的新担当。”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认真履职 做好新时代行政立法工作
市司法局法制一处王鸿剑
他,从事立法工作16年。
他坚信立法要以人民为中心,立法要急群众之所急,立法要问法于民。制定“接地气、行得通、真管用”的立法,离不开他扎实深入的调研。他以实际行动为全面依法治市、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说:“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如何使每一项立法,既符合宪法精神、又能够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并且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我长期追求的立法目标。在推进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们已经爬到半山,不上则下。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只要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我们就一定能够赢得光明的未来。”
我心中的信仰 信念 信心
市司法局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处高博
他,扎根社区矫正。
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一名党员,他积极推动监狱、社区矫正一体化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所一警、动态用警、专案用警”模式。面对艰难困阻,他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时时处处体现出首都意识和首善标准。
他说:“看到的社区矫正,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个缩影,更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给这个国家、民族、社会乃至每名中国人的自信和力量,是‘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中国梦想和中国故事。 ”
做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改革者
市司法局执法监督处史凯
他,长期从事立法和执法监督工作。
他心怀崇高职业理想,以法治北京、平安北京建设为己任,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内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用法制人的惟精惟一、良法善治,赢得了首都社会对法律的尊重和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仰。
他说:“每个人的信仰可高可低、可功利可崇高,关键看你追求什么。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清楚一点,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改革开放取得瞩目成就,不是神赐予我们的,而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青春,用热血,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铸就的。亿万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汇聚在一起,就会迸发出磅礴的能量。”
奋进新时代 再创新辉煌
宣讲后,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为全体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勉励全体干部:
要学习他们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政治品格,争做对党绝对忠诚的时代楷模。
要学习他们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宗旨情怀,争做服务人民的时代楷模。
要学习他们锐意进取、勇创一流的奋斗精神,争做奋发有为的时代楷模。
要学习他们忠于法律、恪尽职守的法治精神,争做践行法治的时代楷模。
这些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了首都司法行政人关于信仰、信念、信心的时代篇章。他们既是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的代表,也是新时代司法为民新实践的缩影,并号召全体干部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要胸怀崇高理想。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要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就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