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BAC/BIAC,以下简称北仲)2018年度工作报告会成功举办。在国内仲裁行业整体稳步发展,国际仲裁行业重心东移的背景下,北仲不仅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优势和影响力,还继续提升国际化服务水准、维护机构的国际声誉。
北仲2018年工作成果有哪些,2019年工作如何开展,跟随观澜君到报告会现场听一听……
保持高位高速增长态势
国内案件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外地的案件共2942件,占国内案件数的61.50%,比上一年度同期增加859件,增加率41.24%。
当事人双方均为外地的案件共810件,占国内案件数的16.93%。较上一年度同期增加241件,增长率42.36%。
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案件数量及案件标的继续增长,分别实现88件和46.81亿元,其中数个案件存在准据法为外国法、适用其他仲裁语言、或适用其他仲裁规则的情形。
整体结案量增加
全年结案4125件,比上一年度同期增长607件,增长率17.25%,个案平均效率仍有提高。
已结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平均耗时136.73天,从组庭到结案平均耗时82.25天,全年审限内结案3377件。
在仲裁员指定方面,全年名册内、外仲裁员有6888人次参与北仲案件的办理,其中名册内仲裁员办案人数为368位,超过95%的境内仲裁员参与到个案仲裁程序之中,境外仲裁员共10人参与个案仲裁程序。
北仲积极推动推荐名单程序的适用,稳步提升当事人自主行使仲裁员选择权力的比例。
全年裁决结案、调解、撤回率分别为61.75%、15.30%、19.73%,且无被撤销情形,被不予执行案件仅为3件。
案件结构变化体现行业和领域波动
受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泛金融相关案件增长明显,不同行业重大疑难争议的风险概率有所增加。作为应对,北仲在2018年主动调整内部工作机制,成立专门处室负责拓展工作,根据不同行业和国际案件的争议特点和需求统筹宣传、研究工作。
各项拓展工作继续为北仲发展储备专业人才,搭建经验分享平台,输出北仲争议解决经验,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监管主体和协会组织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提升仲裁员和律师等从业主体的仲裁能力,加强北仲作为中国仲裁窗口和北京法治营商环境名片的功能。
积极开展拓展活动
2018年北仲开展各项拓展活动190次,其中包括在ICCA正式议程发言、作为观察员继续参加联合国贸法会工作组会议、继续在全球组织中国商事争议解决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6次。与数个行业协会、使领馆、国际争议解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在成熟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在京外举办20余次各类拓展活动。此外,北仲还继续出版《北京仲裁》《中国商事争议解决年度观察》等出版物,有序组织译丛、文库、科研基金、论文大赛以及各类中英文专栏、资讯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传播中国仲裁经验和北仲优秀实践。
加强内部建设
北仲居安思危,在强化党建工作并坚持委员会领导的前提下,重点针对积案和投诉案件的形成原因,狠抓仲裁流程监督、审核和标准规范的落实、执行。以制度化、体系化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多管齐下,不断提升仲裁员队伍和秘书队伍的工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创造更优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