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原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是这样的……

本站发表时间:[2021-07-05] 来源:正警事儿微信公众号 作者:
  这个时代最宝贵的,是对初心始终如一……
  1、正义
  举手,敬礼。
  这是9岁的范在鑫在跌倒被扶起后,给予警察叔叔最真实的动作回馈。
  “我喜欢这个头戴警徽的叔叔,我想成为像他一样的人”。从那时候,从警的种子便种在了他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
  其实正义感本身就是上天给他最好的礼物。
  15岁那年,他刚中考完毕,和同学一起去游泳时,看见两个中年醉酒男子正在欺负一个小孩儿,充满正义感的他便直接上前制止,哪怕那两个中年男子比他高了半头,也丝毫没有畏惧。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是这个男孩最真实的想法。
  当梦想照进现实,儿时的梦想已经实现。
  2008年,从公安大学毕业的他,分配到了顺义分局法制支队,后调至法制总队,从事刑事案件审理工作。那时,师傅就教导他说:“对于我们,办案是件工作,但是对于嫌疑人和被害人来讲,这是影响一个人一生、一个家庭未来的天大的事。”范在鑫始终用这句话鞭策自己。
  人们总说时间会消磨一切,但在范在鑫的心中,时间只不过是一种度量单位,十多年过去了,他从小种在心中追求正义的信念却始终未减。
  2011年,辖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犯罪嫌疑人伪装身份,潜入多家商场专柜进行盗窃,被抓获后,犯罪嫌疑人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对抗心理极重。范在鑫在充分了解案件证据的基础上,不慌不忙地陪着犯罪嫌疑人“拉家常”,一点点摸透了犯罪嫌疑人的漏洞,抓住时机攻心斗智,一举击溃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最终,完善了证据链,犯罪嫌疑人被依法予以刑事处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这个案件,也给了范在鑫很大的启示,针对自己的工作特点,范在鑫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学习心理学、微表情管理学,在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同时,还自我研学形成一套“性格色彩分析法”,在一次次与犯罪嫌疑人的交锋中,不断印证和完善。
  每一次拿到案卷、每一次与犯罪嫌疑人交锋、每一次总结学习与完善,对于范在鑫来说,其实和小时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靠的是勇气,如今靠的是法律、是智慧、是面对一切“阻碍”不放弃的坚韧。
  1986年出生的范在鑫,在从警的路上刚刚走过第13个年头,但他严谨、细致,对待案件认真负责,他没有辜负师傅当初的教导,无论是大案小案,只要经他手的案件,就没有一起错案。年轻的他,已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
  在党的生日这一天,又获得了“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的称号。这份荣誉既是褒奖,也是认可,范在鑫把这枚奖章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就像他时时追寻的那份正义,可贵而又熠熠生辉。
  2、传续
  与范在鑫相似的是,曹雪松小时候也与人民警察这个职业有着一段”缘分”。
  上小学的时候,家人带着曹雪松来到王府井周边游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一位民警正在给群众指路,群众下意识回了一个灿烂笑容,这一幕便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这种温暖的感觉真好,我也想成为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小时候的曹雪松每当想起那次经历,脸上不由得挂满了笑容。
  曹雪松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了警,而巧合的是,他也刚好被分配到了王府井派出所工作。
  王府井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属于重点地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人流量大,这种环境造成了街头扒窃案件多发,为此,曹雪松主动请缨,参与到反扒工作中来,这一干,便是27年。
  王府井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属于重点地区、商业街区、旅游景区,人流量大,这种环境造成了扒窃案件多发,曹雪松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反扒工作,丰富的经验积累,让自己还总结出了一套“四勤工作法”,即腿勤、眼勤、脑勤、嘴勤。
  上天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人。现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为王府井大街派出所副所长。
  没有人计算过他到底与多少名嫌疑人“交手”,也没有人了解那些蹲守在街头的夏日和冬夜,对于自己付出过的努力、吃过的苦,曹雪松一笑置之:“都不值一提,能抓住扒窃嫌疑人,守护来王府井游玩购物的群众的财物,才是最重要的。”
  经历过便能成长,如今的曹雪松练就了一双会“读心”的“鹰眼”。“一个眼神碰撞,就能看出来谁是嫌疑人!”同事们说起他,满是骄傲:“我们都叫他‘读心神探’!这一点,扒窃嫌疑人都服他!”
  一次,他跟一个嫌疑人跟了有半个多月,这名嫌疑人反侦查意识极强,专门挑选背包族或单身女性下手,手法娴熟迅速又不露声色,一看就是老手。
  曹雪松不敢跟的太近,怕打草惊蛇,看嫌疑人进了麦当劳后,便在门口观察,不到五分钟嫌疑人便出来了,脸上短暂地浮现出了慌张之色,曹雪松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表情,知道这是得手了,于是一个箭步上前就把嫌疑人按倒在地,果然人赃俱获。
  嫌疑人被抓后对曹雪松说:“栽在‘王府井打扒队’手里,我服!”。自此之后,曹雪松和他的“王府井打扒队”,名气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来,王府井地区街面侵财类案件大幅下降。
  每一个警察对家人都是有亏欠的。
  曹雪松的女儿今年参加中考,工作忙碌的他,很少与女儿见面,微信语音成为了父女俩最常用的聊天工具。
  曹雪松说,他最愧疚的是没有辅导过女儿学习,最自豪的事是女儿把自己当做英雄。如今一枚“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的奖章挂在胸前,曹雪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英雄:“我闺女的理想就是上公安大学,她好几次提到,将来要做像我一样的警察。”
  3、梦想
  科技、创新、智能,这些都是张旗身上独有的标签。
  而要问起张旗从警的原因,他给了一个略有俗套的答案,每个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
  他想做个无所不能英雄。带着这样的心愿,2003年,他以高出一本线110分的成绩毅然报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选择了他最爱的警服和他最感兴趣的计算机犯罪侦查专业。
  英雄和科技,两个不太相关的词语,却在张旗身上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2007年,张旗毕业后便来到通州公安分局科技信息通信处工作。然而他这个“科班出身”大学生要面对的是全然陌生的网络基础通信工作。当兴趣遇到了专业,这之间的差值就要靠学习来弥补。
  从此,张旗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即使周末,办公室里也总有他伏案工作的身影。
  2015年,通州区被确定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面对这一定位转变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通州分局决定启动副中心警务科技规划工作,全力配合副中心整体建设。由于规划的标准高,涉面广,经验少,选派何人“挑大梁”的事愁坏了局领导。几经比较下,张旗成为最佳人选。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张旗不仅快速掌握了警务科技规划所需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是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3万余字的《副中心警务科技规划》初稿的编制工作,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梦想,永远是一个奇迹或一件美妙的事情,能够产生的前提。
  自此以后,张旗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科技能手,之后还收了一个和他兴趣相投的95后徒弟,这个人就是魏建力,当选了2021“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改革创新先锋。
  “作为师傅,我最想教给徒弟的不是工作技能,而是不断学习的劲头儿,一颗为了首都公安事业不断奋斗的心。”这是张旗的心里话。
  4、光
  为什么要当警察?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警察叔叔一眼吧。”范凯开玩笑般回答,其实就是看电视剧比较多,觉得警察就是打枪抓坏人,很威风,制服也很帅气。
  带着这种想法,范凯在高考时便毅然报考了警院,四年学习后,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毕业后,范凯便被分配到了大兴分局巡警支队,每天穿梭在大兴辖区内的大街小巷,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冒着严寒酷暑,守护百姓的平安。
  要强这件事,是骨子里的。
  刚参加工作时,每次看到队里老民警巡逻抓人回来,很羡慕,但是自己心里老是犯嘀咕,我能行吗?老民警告诉他,巡逻不是瞎转悠,是绝对的技术活儿。
  从那时起,范凯就常常围在老民警身边,拜师学艺,埋头钻研。慢慢的,还真摸出了一些门道,老民警看着他的一点点进步,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说:“小子,行,是这块料!”
 
  有一阵,大兴北部地区连续发生多起砸撬机动车案件,经过大量工作,他们掌握了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随即就组织开展蹲守,十天后的一个中午,嫌疑人终于现身了,范凯随即带队将他们一举抓获,并核实破获了案件五起。
  对于工作,范凯和家人说的并不多,有一次《法治进行时》节目报道了他们抓人的场景,讲到与犯罪分子搏斗的情节时,家人才知道,原来他的工作这么危险。
  但是范凯告诉他们,“我从小就想当警察,现在每天干着自己喜欢的事,真的发自内心感到快乐。我会保护好自己,也会守护好我们的辖区。”
  2018年8月,范凯任大兴分局反特巡支队三中队中队长,近三年的工作中,他组建了由15名特警、13名巡逻民警、4名反恐民警、4名携犬民警及数百名巡防队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共同承担开发区社会面应急处突、巡逻防控、打击等职责,并成为了守护辖区安全的品牌队伍,大家都称呼他们为“巡防哥”。
  如今的范凯也当上了师傅,他将自己多年来总结的工作方式、方法,不遗余力地教给徒弟。徒弟赵化金勤学、刻苦、上进,凭借自身的意志力以及突出的工作业绩当选2019年度“北京榜样·最美警察”。
  现在,每当夜幕降临,范凯走在大街上巡逻,看到万家灯火、人影阑珊、警灯闪烁,他就觉得心里特别安然,觉得警察这个职业特别光荣,特别神圣:“守护万家灯火这六个字说起来有点儿俗套,但是对于人民警察来说,又特别的浪漫,特别是夜里,更觉得,自己这个职业是一道光,是照亮这座城市、带给人们安宁的光。”
  5、尾声
  四位首都公安民警、四位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一切看似不同,一切又都相通。
  对初心的坚守,对正义与平安的向往,为了理想和信念披荆斩棘,都是属于他们的英雄主义,更是每一位人民警察的英雄主义。
  它来自于儿时的偶遇、来自于耳濡目染、来自于所有人的期待和这个国家的梦想!
  这份力量如此强大,它正引领着像四位英雄模范一样的青年民警奋勇争先,拼搏作为,一步步成长为年轻一代首都公安的“担当”,成为首都公安队伍最具生机的后继力量,并正在创造着属于新时代的新的辉煌!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