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融科技之力,应时代之需——北京法院着力打造在线庭审新模式

本站发表时间:[2022-06-23]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 作者: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强化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北京法院加快推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审判工作中的深度应用,着力打造首都法院多元化在线庭审模式,形成以云庭审系统为核心,在线庭审规则和技巧为配套,常态化培训和实时运行维护为保障,法庭舱、5G专业法庭等多元化的庭审设备为补充的覆盖全市三级法院的常态化在线庭审格局,满足疫情背景下诉讼群众在线诉讼需求,在探索创新在线诉讼新模式上取得一定成效。
  2021年,北京法院在线庭审次数达38.5万次,占北京法院全年庭审总量的67.4%,涉及各类案件44.6万件,较2020年在线庭审数同比增长7.24%,创历史新高,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2022年北京法院在线庭审应用成效继续提升,1月至5月在线庭审达17.8万次,同比增长28%,涉及案件20.5万件,在线庭审率达75.8%,超过四分之三的庭审以在线方式进行。
  一、坚持服务大局,为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停摆”的司法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坚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广在线诉讼的相关部署,有效防控疫情传播风险,北京法院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安排相关公告,紧急组建技术团队,研发上线北京云法庭系统,确保北京全市三级法院具备广泛开展在线庭审的技术条件,加大在线庭审推广力度,较早实现了在线庭审常态化,确保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为首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二、坚持司法为民,为诉讼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
  为满足诉讼群众和市场主体对在线庭审更便捷、更高效的期待,北京法院不断提升在线庭审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拓宽在线庭审系统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诉前调解、庭前会议、评估鉴定谈话等环节,让在线庭审服务惠及更多诉讼群众。
  二是通过短信通知发送在线庭审工具链接,方便诉讼群众下载在线庭审工具和使用手册,便捷安装应用。
  三是不断优化在线庭审应用界面,应用功能简单化、流程化,按照流程引导诉讼参与人逐步进行身份验证、网络测试、环境测试等前置程序。
  四是支持PC客户端、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多途径接入方式,供诉讼群众自主选择。
  三、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推动信息技术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
  聚焦在线庭审规范性问题,立足诉讼群众和审判人员对庭审工具便捷、安全的需求,将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与庭审工作深度融合,突出应用成效。
  一是引入云计算技术,将核心应用软件部署在云平台,利用云计算弹性算力和资源,确保大体量用户同时使用,可支持400场庭审同步进行,2000人同时在线开庭。
  二是引入区块链技术,对在线庭审过程中出示的证据、材料以及签署的笔录存证验证,确保电子材料可信价值。
  三是综合运用语音识别、二维码等技术提升庭审便捷化程度,庭审笔录自动生成准确率达到90%以上,庭审结束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笔录签字确认。
  四是为庭审规范性提供多环节技术保障,庭前依次采用身份证验证、手机号验证、人脸识别验证三种方式准确核验当事人身份,庭审中为法官主导庭审配置了音频和视频的控制权,庭审后自动将证据材料、笔录转入电子卷宗。
  五是探索应用虚拟背景技术保证庄严性,法官因特殊原因在法庭外场景组织调解谈话等工作时可将空间虚拟为悬挂国徽的法庭。
  四、坚持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在线庭审理念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多措并举强化在线庭审应用实效。
  一是重视宣传,通过自媒体、公众号等途径宣传在线庭审功能及实例,提升社会公众对在线庭审认识。
  二是完善配套规范,出台在线诉讼庭审礼仪规范指导在线庭审行为。
  三是加强在线庭审技能培训,组织“百案云庭”庭审技能比赛,评选出100个“云庭审”优秀案例,制定“云庭审”专项技能大练兵工作方案并将在线庭审技能培训纳入新入职人员培训科目,全面提升办案人员的在线庭审应用能力和技巧。
  四是强化技术保障,组织专业技术保障团队,利用大数据平台对在线庭审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定期收集用户需求和意见,先后进行了10次版本更新和60次功能改造。
  北京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着力打造常态化在线庭审新模式,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率”“低成本”“零距离”的在线诉讼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