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北京一中院于今天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北京一中院成立专业审判庭五年来审理的涉妇女权益保护家事案件审判工作总体情况,同时发布了离婚纠纷诉讼程序指引和涉妇女权益保护家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并对广大女性合法理性维权作出提示。
北京一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马来客介绍,北京一中院由团河法庭负责家事案件专业化审判,从2014年开始集中管辖审理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至今审结离婚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及各类析产继承纠纷等涉妇女权益保护的案件数量占该审判庭全部案件总数的80%以上。北京一中院在家事审判实践中发现,婚姻危机群体的年龄覆盖面广而集中,70后、80后女性占比超70%,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离婚案件逐年递增,四成以上的离婚案件中涉及家庭暴力或婚外情、婚外同居情形;许多女性当事人都面临举证困难的现实阻碍。
鉴于家事案件所具有的较强身份性、财产性、伦理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北京一中院在全市中院中率先成立家事案件专业审判庭,探索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强化落实妇女权益司法保护。五年来,北京一中院依法公正审理,妥善处理了如农村外嫁女拆迁利益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转变审判思路,加大调解力度,实现当事人身份利益、人格利益和财产权益一体化保护;建立家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并与市妇联建立家事审判工作联动机制,引入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心理咨询师协助矛盾化解工作;创设“法暖家事”微信公众号,打造普法宣传新平台;判决书后附法官心语,彰显家事审判独有的司法温度与人文关怀。
北京一中院团河法庭庭长张琳向社会发布离婚纠纷诉讼程序指引和涉妇女权益保护家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张琳介绍,此次发布的诉讼指引涉及离婚纠纷的解决途径、诉状撰写、起诉主体、管辖、授权委托、审理方式、举证、诉费交纳、调解、另行结婚时限十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法律法规有关离婚案件每个重要节点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简单易懂、操作性强。十大案例涉及夫妻间扶养义务、精神损害赔偿、夫妻财产约定、婚内借款、彩礼返还等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鲜活真实的案例介绍,进一步引导家庭成员正确理解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维护婚姻家庭和谐。同时,北京一中院还作出维权提示,呼吁广大女性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合理关注家庭财产,增强法律基本素养。
与会的媒体记者对今天发布的内容表示了热切关注。在被问及北京一中院今后在推进家事审判工作中的机制和举措时,吴在存表示,近年来北京一中院围绕专业化审判、维护情感正义理念、创新家事审判机制方式、当事人多维利益一体化保护以及依托司法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做了一定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未来,一中院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更好发挥家事审判职能作用,维护好各方当事人,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审判专业化程度和法官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