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海淀法院发布涉少典型案例

本站发表时间:[2019-04-0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恰逢第二十四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学生自护意识,实现安全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上午,海淀法院召开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海淀法院未审庭审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涉少刑事、民事案件。人大附中、八一学校、十九中和健祥学校的近200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会上,海淀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与北京尚秀云涉诉少年救助中心还联合发布《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第四版)绘本,并赠送给参会师生。该绘本以文字配漫画的形式生动展示案例,为阅读者传递法律精神和理念,提升自护意识。

  “法官妈妈”尚秀云提出,遵守法律要从遵守学校的纪律做起,守纪要从培养良好的品行做起,遵纪守法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希望大家敬畏法律,让法律成为自己的信仰。

  海淀学区主任彭欣表示,海淀法院作为海淀学区教育基地,利用自身资源,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区内各校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积极开展针对教师的法治教育活动,探索出了具有海淀学区特色的法治教育模式,在此深表感谢。希望继续与海淀法院合作,协同推进学区法治教育的发展。

  海淀法院未审庭副庭长张莹、曹晓颖及法官孙欣对2018年审理的具有代表性的《披着保安外衣的坏人》《挨打还得受惩罚》《痛失爱车的代价》等涉少刑事、民事典型案例进行了重点介绍,并阐释了相关法律依据,进行了温馨的法官提示。

  海淀法院未审庭庭长秦硕表示,未成年人是需要司法特殊保护的群体,海淀法院作为一线审判机关,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工作,责任在肩,义不容辞。画册中每个案例都是鲜活生动的法治教科书,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帮助中小学生提升安全自护意识。

  所有典型案例均取材于真实案例,有些发生在校内,有些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同龄的小伙伴。同学们凝神静听,法治的种子也悄然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学生们表示,每次来到海淀法院都有不同的感受,都能听到不一样的法治小故事,又收获了不少法律知识,希望下次还能来。首次来参加活动的同学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来到法院,充满新鲜好奇。

  海淀法院历来非常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30年来始终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探索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发展。此次发布会的召开,既是对“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落实,又集中展示了海淀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的面貌。法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发扬少年审判的优良传统,为辖区法治教育的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供稿单位:市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