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如果不慎遭遇意外受伤,该由谁承担赔偿责任呢?日前,海淀法院法官以案说法,以阐明未成年人在受到人身损害时如何合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岁孩童游乐园摔伤 经营者应担责
2015年11月10日,三岁孩童小余在焦某经营的开心玩国儿童室内游乐园内游玩,在跳球池时摔伤。小余的法定代理人认为,此事焦某应承担责任,请求焦某赔偿医疗费、营养费、精神抚慰金等近七万元。
庭审中,焦某辩称其经营的亲子乐园需要孩子的家长全程陪同,其已经张贴了安全注意事项的告示,也聘请了专门的员工负责卫生及引导小朋友和家长进入。事故发生当天小余母亲并没有全程陪伴,没有尽到监护职责,焦某已经尽到了安全保障义务,不同意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作为儿童游乐场所的经营者,应比一般的娱乐场所经营者尽到更高的安全保障义务,不能把对在娱乐场所中游玩的孩子的安全保障义务全部推给孩子家长。现焦某无照经营,且事故发生时没有员工进行安全防护,在小余进行有危险性的动作时亦未及时阻止,其对小余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小余母亲作为其法定监护人,应在其孩子出现可能的危险时及时阻止,现小余母亲亦未尽到监护人的责任,故对于小余的损失,认定焦某应承担80%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焦某赔偿小余医疗费、营养费等共计10898.46元。
【法官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应尽安全保障义务,否则应承担侵权责任。但是,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也应尽到监护义务。在携带孩子前往游乐园等场所时,家长应注意考察商家是否具有经营资质,并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保持高度注意。若孩子意外受伤,父母应注意留存消费凭证、医院就诊记录、医疗发票以及为看护孩子合理支出费用的发票等证据,为日后维权做好准备。
学生上体育课摔伤 学校应担责
2016年9月7日单某在上体育课做引体向上时,因单杠下面是水泥地面,学校既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也没有体育老师在旁管理,以致单某从单杠上落下,造成左前臂尺骨鹰嘴骨折,右臂擦伤。单某诉至法院要求学校承担相应责任。
庭审中,学校辩称,单某虽未成年,但是在事发时候是限制行为能力,对行为有预知能力,单某伤害不是学校管理造成,学校不应承担。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单某事发时未满十六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学校应附有教育管理、安全保障义务。本案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学校教师在旁边给予有力的保护,且单杠下方未铺设地垫或者其他避免跌落损伤的保护装备。整个学生跌落过程事故中,学校事前没有准备适应的场地,事中老师在旁边的保护缺位,事后亦没有派员陪同学生去医院就诊。学校除给受伤学生家长拨打一个电话外,没有其他作为的事项。因此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责任。但单某作为一个初中学生,对体育课程基本动作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对摔伤仍需自负一定责任。综合考量以上因素,法院判定学校对单某的各项损失承担70%的责任,其他损失由单某自行承担。最终,法院判决学校赔偿单某医疗费、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鉴定费共计22438.5元。
【法官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校方应制定并完善学生的安全保障制度,从硬件设备、教师配备、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为学生的校园活动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若不慎在学校受到人身损害,学生应注意留存证据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课外空翻训练受伤,培训机构应担责
六岁孩童小郝在某培训机构参加空翻课程的学习。小郝称,学习过程中,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空翻训练时,因教练保护不到位摔倒在地,医生诊断为左侧桡骨远端骨折。小郝将培训机构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培训机构、专业教练对空翻运动存在的风险具有高于一般人的认知,故在教学期间应当充分保障培训对象的人身安全,而培训机构针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开展具有较高风险的空翻培训,故对小郝的安全负有更高程度的注意义务,这些义务不仅包括受训前的热身、动作的规范,而且包括场地的安全和训练时的保护等。教练同时给多名学生上课,发现小郝注意力不集中未能及时提醒和制止,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小郝父母明知学习空翻可能遭受风险仍允许其参加空翻培训,应当构成自甘风险,可以减轻培训机构的赔偿责任。最终,法院酌情认定培训机构在事故中承担80%的责任,小郝自担20%的责任。判决培训机构赔偿小郝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23752.34元。
【法官提醒】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在此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年龄过小,应谨慎选择进行风险过高的运动和培训项目,以免发生人身损害事故。若选择风险较高的运动和培训项目,事前应注意考察培训机构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保障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必要时在现场监护,尽量降低孩子受到人身损害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