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盘点“成功捷径”——警惕艺考培训中的常见陷阱

本站发表时间:[2019-08-1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随着各大唱歌、选秀等综艺节目的火爆播出,光鲜夺目的舞台吸引了无数少男少女,他们怀揣梦想、渴望通过艺考走进艺术院校,培养并展示自己的才艺。然而现实中,围绕艺考培训的各类纠纷屡见不鲜。

  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各类艺考培训中存在以下三类陷阱:

  陷阱一:保过协议暗藏玄机

  艺考生小丽花费上万元与某公司签订了《“私人定制”课程保过协议》,约定小丽接受该公司的“私人定制”培训,该公司在协议中承诺,如果小丽未获得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六所名校至少一个专业的专业课合格证,则可在该公司经营的培训机构免费复读一年。然而在第一年艺考失利,小丽准备根据保过协议再复读一年时,该机构却又拿出了一份《复读培训协议》,并在该份协议中对复读时产生的各项额外费用做了明确的约定。面对小丽的质疑,公司辩称所谓的“免费复读”是指免除复读期间的所有课时费用,但并不包括因复读而产生的书本费、场地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其他费用。

  因所谓“保过协议”而引发的纠纷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保过协议承诺,考生如果没有考上学校,可以免费继续进行培训直至通过考试。但培训机构通常会以复读课本需要单独收取费用、降低复读培训老师标准、减少复读培训时间等理由,重新收取考生其他额外费用。在前面的案例中,考生小丽遇见的显然就是一个常见的复读“免费”培训。

  2、培训机构和一些院校合作,将这些院校列为考生必须报考的学校,相关院校则将考生通过该校艺考的合格证卖给培训机构,赚取相应地报名费与协议费。而当考生一旦没有报考该学校、或艺考通过后未选择该学校,则保过协议作废。

  3、协议规定例外情况,免除培训机构责任,例如规定考生如有旷课、迟到、没有完成训练等情形,培训机构则免除保过协议规定的义务和责任。

  陷阱二:夸大师资及培训成果

  在艺考培训中,许多机构会打出如下标语吸引考生:“课程由每个专业学科的核心教师并邀请高校主考教师共同授课”、“邀请历年来高考阅卷组的老师前来指导教学”等诱人信息,每节课按照授课时间收取高额教学费用。但是具体授课老师是什么身份,在何高校任职全凭培训机构漫天介绍。

  在一起培训机构涉嫌夸大不实宣传的纠纷中,艺考生小谢当庭拿出了培训机构的宣传广告。在这份广告中,培训机构打出了诸多带有夸大性地不实标语吸引考生,并用大字红榜公布了经其培训成功考取艺术院校的新生名单。然而,小谢事后发现,所谓的授课名师并非高校的主考教师,而该机构公布的新生名单还出现在了其他培训机构的“红榜”,但新生名次、专业课考分等具体信息均不相同。现实中,类似小谢遇到的培训机构夸大师资及培训成果的例子,可谓数见不鲜。

  陷阱三:以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谎称普通高校

  小何是美术专业考生,高考前一年在广州报了一个画室进行培训。经培训机构推荐,她在画室里参加了一所名为“北京某某大学”的美术科目单招考试,为此还交了200块钱的报名费。招生人员曾向小何介绍,该大学是本科民办的二本高校。小何在报名参加考试后很快就收到了学校的合格通知书。在参加完高考后,文化课成绩只有200多分的小何接到了“北京某某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以及印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样本。然而小何通过查询得知,该大学属于北京市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其所颁发的证书并非本专科学历证书,只是培训或者是结业合格证。现实中,很多培训机构会故意混淆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以介绍“低分上大学”为名吸引考生。

  除了上述三种陷阱外,我们还发现,很多培训机构还宣称可以伪造录取信息、贩卖伪造的艺考专业课题目、谎称可以更改艺考成绩。在此,我们提示广大考生一定要多加留心、谨慎防范。

  针对上述艺考陷阱,我们在此给出考生以及家长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在签订艺考培训协议时,一定要认真详读合同内容,尤其要留意格式条款中加重考生自身义务、排除培训机构责任的内容。对于即将签订培训协议的考生,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培训机构进行了解:

  1、办学资质。尤其是留心培训机构有无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2、教学成果。对机构自己发布的成绩统计,建议进行必要的核实。

  3、教学环境。即考察培训机构的上课地点是否固定,教学场所是否已成规模。

  4、教研体系。正规负责的培训机构普遍重视教学研发,有自己独家的教案教材、辅导资料、在线辅导课程,完善的线上线下培训方案。

  5、教学团队。专业师资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考生应提前核实培训老师有无教师资格证以及其培训的专业方向,防止机构过度宣传。

  二是通过艺术类院校官方网站以及实地走访,了解报考院校的艺考流程。现在各大院校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对于艺考的报名方式、考试流程以及考试内容都有明确且清晰的规定,考生可自行查询,切勿听信小道消息。

  三是要通过正规途径备考,切勿轻信“高校名师”宣传。对于培训机构关于由高校老师兼职对考生进行专业辅导的宣传要警惕。现在高等院校均明确要求在职教师禁止在校外挂靠培训机构兼职进行专业辅导或私下对个别考生进行单独辅导。因此,对于一些培训机构打出的“考官亲自辅导”、“独家秘诀”等不实宣传,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甄别力,不可轻信。

  最后,再次给所有艺考生及家长提个醒——报名培训机构,切记谨慎而为。回归到考学本质,不论是参加何种专业机构培训,还是经过哪位名师的特殊指点,最终都离不开考生自己的汗水和付出,相信机会对于每个努力的考生永远不会缺席。


[供稿单位:朝阳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