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战“疫”中的靓丽彩虹

本站发表时间:[2020-02-26]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战“疫”非常时期,二中院的立案、诉讼服务等窗口单位的干警,默默在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在平凡中诠释责任担当,成为战“疫”防线上一抹靓丽的彩虹。

  一、“这是我的工作”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坚守岗位的法院立案庭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值班一线,法院立案庭人用坚毅无畏的担当保障了司法工作的井然有序。

  当被问及为什么每天都要主动到单位上班,立案庭赵楚的回答是,“这是我的工作”。

  由于庭里人手不足,他的工作繁杂而琐碎:

  主动协调,确保二审收案不积压。赵楚在立案庭负责撰写全庭的管辖权异议案件二审文书以及出具基层法院报请指定管辖的裁定。为了确保管辖案件的顺利收结,他主动和二审组同事协调并在其配合下,调整案件流转过程,提前把卷借出撰写相关文书,保证了疫情期间管辖案件的顺利办结,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主动沟通,确保执法尺度之统一。疫情期间工作再繁忙,赵楚对工作质量要求从未降低。当他发现一审管辖案件存在问题的时候,会及时通过电话与一审承办人进行沟通。在说明问题、对案件具体分析的过程中,确保了一审法院审理管辖权异议案件时执法尺度的统一。

  主动询问,确保事实清管辖准。除了与一审承办人联系之外,赵楚还就案件中一些情况,主动与当事人进行电话联系,了解查清案件相关事实,告知当事人案件的审理进度,提醒其注意疫情防护,并积极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排忧解难。  

  主动承担,份内份外一肩挑。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赵楚还积极分担其他工作。转发院内文件,收取快递等等,但凡庭里有需要的地方就会有他的身影。无论是份内还是份外的工作,赵楚都不知疲倦、乐在其中。面对同事们的赞许,他说:“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是同事之间应有的照应。”

  疫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责任。众多像赵楚一样的立案庭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努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汇聚着磅礴力量。

  二、“我可以随时到岗工作”

  2020年是胡珊珊正式成为员额法官的第一年,意想不到的是,最先迎接她的不是大量的速裁案件,而是适应新的审判方式。

  为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北京高院将传统的现场立案方式调整为邮寄立案+网上立案的方式。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胡珊珊同志自春节后开工第一天起即主动每日到岗工作,成为立案庭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和“协调员”。

  主动请缨,积极作为。“现在情况特殊,我家离单位很近,我可以随时到岗工作。”2月1日,春节假期尚未结束,一条暖心的微信给了立案庭饶林生庭长一颗定心丸。原本并非一审立案组的胡珊珊及其他几位在京同志主动请缨,承担起立案值班及相关信息统计的工作,保障立案登记工作有序进行。

  勇于探索,敢于担当。2月3日,节后第一天工作,调整后的新立案模式给立案庭带来了挑战:面对不熟悉的网上立案系统,值班的同志一时间摸不着头脑。每逢此时,胡珊珊总说“我来试试”。她主动了解操作方式,并耐心协助值班同志完成网上接待工作。尽管原定由当日轮值人员完成统计工作,但为避免交接过程的繁琐以及汇报时可能出现的标准不一问题,胡珊珊主动于每日下班前统计好电话接待数、处理邮寄立案及网上立案件数等数据,并及时上报。在她的协调与帮助之下,立案庭相关工作任务从未错漏或迟延,上下沟通及时且顺畅。

  便民利民,甘愿弃休。2月8日,当事人通过顺丰包裹寄送的一箱立案材料到达二中院,恰逢周六休息日,立案材料若无人签收只得退回。胡珊珊没有迟疑,立即到院接收材料,避免了材料往返寄送过程中造成的时间迟延,赢得了当事人的赞誉。

  服务首案,默默奉献。2月10日,立案庭李蔚林法官首开二中院的独任制“云庭”,身处异地的当事人在法官引导下借助互联网庭审系统,顺利完成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等程序。在这次成功的“云”开庭背后,胡珊珊始终默默做着保驾护航工作。“我是年轻人,应该多探索新技术。”早在庭审开始前,她便主动协助承办法官完成庭前准备工作,协助与当事人就开庭方式及具体操作方法进行沟通。由于相关设备尚未调试成功,她牺牲周末休息时间连续三天来院与技术部门沟通,确保了开庭的顺利完成。

  在胡珊珊眼中,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历程中,立案庭每一次解决困难的背后都有她奉献的身影。乍暖还寒之时,春意尚未趋走严寒,但春天的到来必不遥远。疫情笼罩之下,她是风雪中的守护者,只为与大家共同迎接战“疫”胜利的春暖花开。

  三、夫妻比翼,战“疫”忙

  2020年2月11日,殷学力将420册卷宗整理装车,程玉鸥将卷宗移送至北京高院,并与北京高院的同志逐一清点交接。殷学力和程玉鸥二人不仅同为二中院诉服办的资深干将,他们的家属还同为医院的一线工作者。

  “敬业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这段时间,很多返京的同志需要居家隔离,殷学力除做好本职的卷宗移送工作外,还主动请缨当起了“机动兵”。哪里有紧急需要,殷学力就第一时间赶到哪里。殷学力的爱人于静,是劲松口腔医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夫妻二人在照顾孩子和家中生病老人的同时,工作中也是从未落下。防疫特殊时期,口腔医院不能正常接诊,于静需要逐一与预约患者打电话修改就诊时间并将药品亲自送到患者家中,还要耐心做好来院就诊患者的劝退工作。

  殷学力对爱人说:“夫人,敬业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我和孩子会是你工作及健康坚强后盾。”

  “我自奉献保胜利”

  一线执岗,我自奉献。程玉鸥负责的卷宗移送是保障案件审级监督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即便在防疫期间也容不得半点耽搁。程玉鸥的爱人刘雪莲,在同仁医院门诊接待中心工作,负责处理医患纠纷并为各类来院患者答疑解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刘雪莲每天都是“全副武装”,坚守“抗疫”一线。为了全力投入工作,程玉鸥夫妇将放假在家的孩子“疏散”到郊区的姥姥家。二人经常勉励彼此说:“咱俩可得坚持住,还有很多人等着咱们呢!”

  程玉鸥对爱人说:“庚子华夏瘟神逆,纤纤天使明大义。一线执岗全无畏,我自奉献保胜利!”


[供稿单位:北京市二中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