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董琳雪:疫情防控的先锋员,案件审理的排头兵

本站发表时间:[2020-03-03]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办案,更快一步

  “您好!是×××吗?我是海淀法院的法官董琳雪,因疫情防控我现在处于隔离期,无法按期办理解除限制出境手续,但隔离期满后我会第一时间着手办理,请您耐心等待”。

  “好的,董法官,我理解,希望您尽快办理就好。”

  回京后因身处隔离期,董琳雪只能居家办公,但她心里一直放不下自己承办的这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她请同事帮忙,辗转找到案卷和被告人的联系方式,与被告通了电话。放下电话,她翻看日历,算了算还要有几天才能隔离期满。

  原来,这起案件的被告是外国籍人,在我国期间与原告发生交通事故。原告是一位老人,伤势比较严重,需要高额费用进行治疗。

  因担心判决生效后的执行问题,原告起诉后申请对被告采取限制出境措施,法院依法准许了原告的申请。被告知悉后表示会履行赔偿义务,希望能解除限制出境措施,但原告并不同意。

  为调和矛盾、平衡双方利益,董琳雪耐心主持双方当事人多次协商,最终原告同意在被告向法院交纳50万元保证金的前提下解除限制出境措施。但疫情的突然暴发导致手续无法按预期时间办理,董琳雪只能先通过电话向被告进行解释,避免误解。

  日前,隔离期满后的第一天早晨,董琳雪便赶到单位准备材料,打算于第二天早上办理解除手续。她要去的边防检查总站位于顺义区,路途较远。为了尽快办理完毕,她与法警洪哲相约早上八点半出发。谁知刚上路天空便飘起鹅毛大雪,路面湿滑,法警只能小心翼翼地驾驶。董琳雪一行先到北京高院领取公函,又马不停蹄地直奔边防检查总站。没想到顺义区的降雪比城区更加猛烈,几乎看不清前方道路,雨刷器以最快速度清理降雪,车辆也只能缓缓前行。

  “上午下班前能赶到吗?”董琳雪心里正着急,被告又打来电话了——她的手机与工作座机进行了绑定,座机无人接听就会自动呼转。“法官,我的解除限制出境手续,什么时候可以办?我需要出境啊!”“我们此刻正在办理途中,办理完毕会马上通知你的。”听到这话,被告连声道谢并提醒法官注意路上安全。

  且停且行。两人终于在上午11点左右赶到了目的地。董琳雪向工作人员提交了材料,并表示希望以最快速度解除被告的限制出境措施。办理完毕,走出大门,心里终于踏实了,她立即电话告知被告手续办理情况,请被告耐心等待。

  返程途中,雪也停了,回去的路好像都变得近了些。冒着大雪穿城而过,是为解当事人之忧,也是为尽快推进工作,更是为担得起法官肩上的那份职责。

  创新,向前一步

  董琳雪成为法官的时间并不长。2019年11月,她穿上期待已久的法袍,正式成为一名员额法官。在工作中董琳雪善于“向前站一步”,总是冲在最前面,为了方便工作节省通勤时间,2019年初她与爱人商量后,举家搬迁租住在单位附近。

  春节回乡探亲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得知在京的同事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董琳雪决定提前回京,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将不到2岁的孩子留在了老家。每天晚上依靠与孩子的“视频时间”聊解相思之情。孩子还不太会表达,玩耍的时候时不时看看镜头,叫一声“妈妈”,可能觉得这也算是妈妈的一种陪伴。

  作为母亲,虽日夜思念孩子,但在董琳雪看来,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年轻法官,她只能冲在前、干在先。

  回京隔离期满后,她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整理手头案件、联系调取证据、网上开庭、电话调解,同时还撰写法律文书、调研报告和普法稿件。董琳雪知道,有舍才能有得,待我们齐心战斗,打赢了这场战役,“大家”和“小家”才能恢复往日的平静。

  疫情防控期间,常规的庭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网上开庭成为法官审理案件最有效的方式。董琳雪在四季青法庭率先尝试对一起离婚案件进行网上开庭审理,她与书记员吴昆认真学习“北京云法庭”操作流程、下载客户端进行测试、提醒当事人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并做好庭前证据上传以提高庭审效率。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庭审过程非常顺利,在董琳雪的耐心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考虑到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无法到庭签收调解书,董琳雪又尝试进行电子送达,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当事人双方明确同意的情况下确认了当事人的电子邮箱,当庭制作了民事调解书并在审判系统中进行了电子送达。几分钟后,她与当事人通了电话,确认文书送达成功。

  “调解书已经收到了,感谢董法官,这样的办案方式真的太便捷了!”考虑到是离婚案件,董琳雪还主动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需要纸质版调解书,并安排了邮寄送达。

  当事人的认可和支持给了董琳雪信心,依托网上开庭和电子送达这两大“武器”,案件审理工作又能向前推进了。

  为帮助大家顺利开展这两项工作,她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认真汇总并制成清单与庭内干警分享。《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公布实施不久,北京市也是试点地区之一,而其中的许多新措施、新办法回应了群众的需要,特别是疫情期间的司法需求,也为司法效能的提升、诉讼成本的降低提供了有效途径。而“先试”离不开“尝试”,“尝试”离不开法官的勇气和用心,从尝试中体会优势、发现问题,是董琳雪勇于当先的收获。

  服务,更进一步

  工作之外,董琳雪还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冲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前往八里庄街道颐慧佳园社区联防联控,参与疫情防控值守。在寒风中问询、登记,在冬夜里为居民量体温,每项工作都像开庭审案一样细心严谨,这是法官的价值规范。

  “您好,量下体温”“谢谢配合”,每次沟通都有礼有节,这是法院人的素养。居民的一句“这么冷的天,你们真的辛苦了”,对她来说就已足够温暖。

  除了参与庭内安排的值守,作为四季青法庭团支部书记,董琳雪还参加了院内各团支部书记组成的先锋队,周末时间到花园桥街道塔干社区值守,去承担更多的疫情防控工作。她相信自己多做一分贡献,就能为社区减轻一分压力。

  勇敢、积极、有冲劲,却也沉稳、坚韧、好学,或许,这就是一名“青年女法官”该有的样子。


[供稿单位:海淀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