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我来!”——57岁的她走上抗“疫”一线

本站发表时间:[2020-03-19]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周梦珠

  周一一大早,北京市门头沟区德露苑社区来了几位法院干警,他们向社区党支部书记报到,要求分配疫情防控工作。

  事情要从一条微信说起。“因疫情防控需要,我院需抽调20名党员干警前往大峪街道几个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请各位党员干警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报名。”周日下午,门头沟法院各支部群里发出了这样一条信息。

  “我来!”出于本能,出于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出于退役军人的本色,57岁的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王淑霞同志毫不犹豫地发送了这两个字。在她的感染下,很多年轻干警也开始“接龙”,报名人数很快就超过了20人。

  领导担心她的身体,建议她在法院值守,让身体素质好的年轻干警去社区支援。王淑霞却认为,“我是党员,也是退役军人,这个时候我更要和同志们在一起!”看到母亲如此坚定,原本放心不下的儿子赶紧给王淑霞塞了几个口罩,让她做好防护,安心去社区。

  57岁的王淑霞带领着几名年轻干警,被分配到了德露苑社区。自疫情发生以来,德露苑社区一直面临着不小的人员值守压力。社区外地返京居家隔离人员多,其中有几户从湖北回来的住户是重点观察、服务的对象。除了小区门口24小时值守、测温、登记、排查,法院干警还需在单元门口为隔离居民站岗,避免隔离人员外出走动,随时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状态,力所能及提供一些生活帮助和人文关怀。

  “我来!”还未等社区主任安排,王淑霞主动请缨,要求为隔离居民站岗。“我来为湖北回来的住户服务,我常年做诉服工作,跟群众打交道我最在行了。”其实大家都明白,“王姐就是冲锋、担当最在行。”

  值守的第一天,鼠年第一场降雪如约而至。单元门口陪着王淑霞的只有一排排穿上白色外套的小汽车。没有座椅、没有避风亭、没有取暖装备,睫毛和刘海已经结冰了。王淑霞迈着小碎步在门口踱步取暖,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她走到小车跟前,画下了一颗爱心,在里面写下了“必胜”两个字。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是决胜这场战“疫”的信心,更是对自己和居民莫大的鼓舞。

  “你快回去吧!外面这么冷,别在那儿站着啦!我们不会出门的,有需要给你们打电话!”楼上正在隔离中的居民隔窗喊话。

  “没事!我穿的厚,不冷!您看雪下得多美,瑞雪兆丰年,疫情很快就过去啦!有什么需要您随时告诉我,我帮您!”

  晚上7点,下班前王淑霞把居民要买的蔬菜和日用品送到了家门口。“我是法院党员,来支援咱们小区,在家多注意防护,勤洗手多通风,有任何需要就跟我们说,咱们一起把这关度过去。来,把垃圾给我,我顺道带下去。”那个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执行铁娘子”,耐心、细致的“诉服贴心人”上线了。

  值守第二天,雪花仍在飘扬。大街上路灯照着雪白的地面,显得格外冷清,路面积雪有的已经结冰,一不留神就会摔倒,社区干部在群里发出了清扫积雪的邀请。

  “我来!”王淑霞又是第一个响应的。到了社区她马上去办公室拿铲雪工具,与大家一起清扫小区积雪,很快就把小区主要通道的积雪扫干净了。担心融化的雪水会打湿居民的鞋子,王淑霞又带着大家清扫积水,有位穿着单鞋的干警,因为鞋子进水,脚趾发了炎,王淑霞马上让他去医院消毒处理,自己又顶上了他的岗位。

  “来,给您量下体温”“您住哪号楼?”“您家里最近有外省市来的亲戚吗?”“出门一定戴好口罩,有不舒服马上跟社区说。”一句句叮咛饱含关爱,一句句排查细致入微,工作间隙她还时不时督促其他值守人员喝热水、进小亭子烤烤火,恨不得把所有的工作都承包下来,连续6个小时都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做这种工作呀,不能把自己当客人,得把自己当小区主人。你们王姐就把自己当社区自己人了!法院的同志真挺棒的!”社区干部都为她的工作点赞。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王淑霞为代表的门法党员迅速集结,主动请缨加入社区防控工作,逐渐成为了德露苑社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群众依靠的“主心骨”,成为了一面面有担当、敢做为的旗帜。

  “我来!我来!”——这是王淑霞最近几天说的最多的词。她总是最后一个去食堂吃饭、最后一个下班离开、最后一个休假……但在党组织召唤和需要的时候,她却总是第一个响应,第一个报到。

  从一名军人到一名法院干警,从“执行铁娘子”到“诉服贴心人”,再到荣获北京市模范法官、北京市法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37年间,王淑霞同志早就将真挚的情感、一流的服务奉献在了法院,奉献给了广大辖区群众,一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她,是我们的榜样!


[供稿单位:门头沟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