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王栖鸾:一个模范审判团队的成长法则

本站发表时间:[2020-04-2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王圣淼

  在海淀法院,有这样一位集颜值和才华于一身的女法官,她优雅又独立,柔软又坚毅,理性又温情,她就是王栖鸾。四月初,王栖鸾审判团队刚刚被评为第二届北京市法院模范审判团队。

  2020年是王栖鸾入院的第十个春秋。她带着法律人的初心,从一脸稚气的新手小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硬核法官,敢于向疑难复杂和新类型的知产案件发起挑战,这其中凝聚着她孜孜不倦的坚持和努力,也见证了她砥砺前行的成长轨迹。她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海淀法院“金天平奖”“模范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奖项。

  01扎根在“海淀知产”这片沃土

  2019年,王栖鸾审判团队共审结案件713件,无一发回和改判。她审结的《五环之歌》广告词改编权纠纷案,获评了2019年度国际版权协会中国分会(AIPPI)中国版权行业十大热点案件、中国十大娱乐法事例;审结的全国首例DNS服务商侵权纠纷案,厘清了域名解析服务商在新类型网络侵权纠纷中的责任边界;审结的《淘气包马小跳》漫画作品侵权案判赔1100余万元,系图书类著作权侵权纠纷单案判赔数额最高的案件……

  当被问到审理了众多受社会关注的典型案件有何感想时,王栖鸾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所扎根的‘海淀知产’这片沃土,身边一代代优秀的知产人引领着她向榜样靠近。”

  海淀法院依托于区位优势,可以经常接触到涉及互联网新兴业态、前沿科技应用的新类型案件,这些案件是海淀知产的宝贵资源,更是年轻法官的练兵利器。“处理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其实更需要沉下心来,用扎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持才能保证审判方向的正确。”学习以往案例、研读前辈判决正是王栖鸾的日常必备功课。在她的电脑里,按照案件分类收集整理了研读过的本院及上级法院的近百份优秀判决,这些为她多年来的审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民事审判五庭(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人杨德嘉说:“审理案子不能只靠传承和吃老本儿,还要不断地发扬和学习。”王栖鸾对此也感受颇深,保持学习热情和动力是她认知的民五庭集体的缩影之一。

  “知产知新”是民五庭的品牌学习活动,在这里,资深法官会分享审判经验和学术成果,年轻法官会分享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考,可以听到“庭宝级”老法官一语中的直戳问题要害,可以了解到有跨部门审判经验法官的不同审判视角,也可以看到一个案件“五比五”打平的投票结果……在每周2-3小时的头脑风暴中,促使王栖鸾不断汲取专业知识从而迅速成长。她也为身处这样厚重又时髦的集体而感到幸运自豪。

  “每次得到一些认可,我都会感恩于我所在的优秀集体,感恩周围可爱的知产人帮助我奋力成长,也会因自己为集体发展所作的努力而感到快乐和满足。”王栖鸾说到。

  02“各司其职,平等对话”是团队的成长法则

  王栖鸾的审判团队由80后的她,和92年的法官助理李园园、95年的书记员鲁子君组成,是一个平均年龄为28岁的年轻组合。他们本着“各司其职,平等对话”的基本原则,在工作中分工明确、各有侧重,配合默契、互相请教。

  科班出身的法官助理李园园是典型的山东大妞,也是团队中的“大管家”,发挥着中枢管理作用。工作中,除了需要全盘掌握并推动团队全部案件的诉讼进程,草拟判决、撰写调研信息、法律检索等各项工作都不在话下。

  在师父的指导下,入院两年的李园园参与撰写了《规范网络竞争行为 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研究》等调研课题,她们撰写的各类调研宣传信息发表在《人民法院报》《中国知识产权报》等报刊杂志中20余篇,实际践行着以调宣促审判的成长之路。

  入院近五年的鲁子君是聘任制书记员,处理发起诉、归档、上诉、文书公开等各项事务性工作是得心应手,是书记员界的“大佬”。一月末正值疫情爆发期,由于春节假期延长,部分案件无法在月末及时处理。鲁子君自告奋勇在一月最后一天赶来院里,不仅把团队的案件处理妥当,还主动帮庭内其他团队处理工作,往返需要三个小时的他没有一句怨言。

  二月初,庭内大部分同事还未返京,即使返京也要先做好14天的自我隔离。身为普通群众的鲁子君,便提前开启了下沉一线,值守社区的模式。这名95后的北京大男孩,虽性格内向,却心思细腻,洞察力很强。有时他也会直男属性上身,分分钟变身“鲁怼怼”,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默默承担一切。

  鲁子君工作之余还喜欢打网络游戏,这也让他在团队中发挥了一技之长。在涉及网络游戏的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案件逐渐增多的情况下,除了法律问题疑难复杂之外,经常困扰承办法官的就是对网络游戏不了解。有的法官别说玩游戏,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些游戏。

  在王栖鸾承办的一起游戏主播跳槽案中,团队里的两位女生都对网络游戏知之甚少,鲁子君却对游戏内容、主播排名、主播市场等问题如数家珍,每个问题都对答如流,不仅帮助法官了解了与游戏主播相关的行业背景,也为理清审理思路提供了帮助。

  用“相爱相杀”来形容团队的日常再贴切不过。对工作要求细致、严格的王栖鸾在徒弟们犯错时会毫不留情地第一时间指出,私下里总被抱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团队会不定期召开反思会,对审判流程衔接、信息共享、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完成等工作中的良好做法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坦诚沟通。 当然,在徒弟们出色完成任务时,王栖鸾也毫不吝惜对他们的夸奖和鼓励,抑或来一顿大快朵颐的“投喂”,挽救“支离破碎”的友谊。团队成员之间只有分工、责任不同,并无高低等级之分,亦师亦友、共同成长,是她的团队相处秘籍。

  03脚踏实地,杜绝“敷衍”二字

  身为处女座的王栖鸾,具备了追求完美、注重细节、洞察力敏锐等一切和这个星座贴合的特质。

  裁判文书是法官的名片,她会带着抽丝剥茧的态度去打磨每一份判决,经常因一份判决跟庭长反复讨论、修改多次,带着工匠精神字斟句酌,努力让文书逻辑周严、层次清晰、说理充分、详略得当。打磨文书的过程是痛苦、难熬的,但每当完成一篇满意的文书,心里的满足感又会激励她继续奋进。2019年,她一共写出了56份超过一万字的判决,多篇文书在我院“金玫奖”文书评选中获奖。

  工作多年的她一直保持着细致、谨慎的工作习惯,她的世界里不存在“敷衍”二字,无论是大到万字文书的撰写,还是小到百余字工作方案的草拟,她都会努力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为的是给自己有所交代、为他人负责。

  尽善尽美的她也难免承受着来自审判工作的巨大压力,2019年,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和长期未结案这个难啃的硬骨头,她也曾几度感到崩溃,情绪低落。此时,研习多年的书法帮助了她缓解压力,她写的一手好字在院里已不是新闻,“写书法可以让我精心凝神,让焦灼的内心变得平和,整理好心绪再出发。”

  她也会经常和年轻法官们畅聊工作中的得与失,深夜十一二点互相“吐槽”也是常有之事。她笑称:“我们是抱团取暖,互相打气,勇敢阳光的女法官大抵如此吧。”

  一年一度的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王栖鸾又在忙着新闻发布会、线上开庭和即将开展的各项活动。忙碌且充实的她依旧那么精致、淡定,每天元气满满,游刃有余地处理着各项工作。

  王栖鸾说:“已经入院十年的我,希望永远保持对审判岗位的初心和热爱,脚踏实地地对待每个案件,为“海淀知产”的金字招牌增光添彩,在海淀法院、在民五庭这个优秀的集体中,带领团队继续卖力生长。”


[供稿单位:海淀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