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当国家援鄂医疗队的英雄来到海淀法院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1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王圣淼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青年人握住时代递出的接力棒

  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

  挺身而出,果断冲锋在前

  迎风逆行,展现硬核担当

  他们眼中是滚烫星河

  手中是代代相传的星火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

  海淀法院联合海淀检察院

  举行了一场别样的宣讲会

  宣讲的主人公不是法官、检察官

  而是国家援鄂医疗队的医生

  西苑医院的李斌

  北医三院的田慈

  共青团海淀区委副书记刘洪春

  海淀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罗猛

  海淀检察院院团委委员

  海淀法院机关党委委员、院团委委员

  各团支部书记及青年干警代表

  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由海淀法院

  党组成员、政治部负责人

  机关党委书记戴国主持

  早在1月25日,李斌医生便作为首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逆行而上驰援武汉,查房、查看生命体征、症状变化、号脉、看舌、调整诊疗方案……

  没有护工和家属,他们还承担了大量的生活护理工作,由于穿防护服时间过久、流汗太多,他也曾出现胸闷气短、缺氧的情况。扶墙稍作平息后,便继续战斗防护服一旦脱下,就不能二次使用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他便在穿着防护服时尽全力多干一些,再多干一些。

  他是个纯粹的医生,当患者服用中药后退烧、止咳、病情好转他会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他说:“我很荣幸、很光荣参加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这是我一生的宝贵经历和回忆,这次战斗让我深深为祖国而自豪,也更让我理解身为医生的意义。你把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田慈医生所在的北医三院援鄂国家医疗队第2医疗组,是第一组进驻重症病房的先锋队,先后接诊40余位危重症患者,是医疗队中接诊最多的小组。她作为组长与时间赛跑,与病毒对峙与命运交手,与死神较量在危重症最前线,日夜奋战为危重病人上无创呼吸机、做动脉血气分析腰椎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还给病人送水、喂饭、剪指甲。。。。。。

  脱下防护服马上投入到疑难病例的研究讨论,3月9日,田慈医生在抗疫一线入党,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医者仁心和人文关怀。

  她说:“痊愈出院的患者,看不到全副武装下我们的样子,但他们的样子,我都记得。

  这场来势汹汹的风暴仍未结束,但任何一场灾难面前,我们都不怯懦。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尽一份医者的责任,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是我们应有的担当。

  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力量,我们是彼此坚强的后盾。疫情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念,心手相牵、紧紧团结,继续坚守,是为了让这条胜利轨迹更加夯实。关键时刻,绝不放松,带着期冀,迎着春光,等待美好如期而至。”

  听了两位医生的宣讲

  现场的观众感动又激动

  青年干警有幸能在现场

  和两位医生提问互动

  民事审判三庭(破产审判庭)韩斌

  医生和法官类似,患者和当事人一样来自天南海北、性格多样,面对不理解的患者和繁重的工作、心理压力,您是如何处理和疏解的?

  因为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经常会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和家属。我有看书的习惯,会通过阅读沉下心来,蓄力充电,提升自己。周末和休息时间我也会带孩子出去郊游,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

  政治部 王圣淼

  在战“疫”中,我们看到了方舱医院有看书和跳广场舞的患者,想请您分享一个印象深刻的正能量患者或故事。

  战疫期间,我们和患者相处的都很融洽,我想分享患者老周的故事,在治疗的过程中老周换了病房,换到了另一栋楼里,他一度以为自己去了重症病房,情绪很是低落。我们举着条幅在楼下跟他喊话:“老周,加油!老周,你一定能战胜病魔!”老周后来真的痊愈出院了。信心真的是战胜疾病的一剂良药。

  &再来看看青年干警,听了宣讲后的感想

  民事审判二庭(劳动争议审判庭)叶亚楠

  我对医生有天然的亲近感,因为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做医生。而作为一名湖北人,能在现场看到两位医生,我更觉得亲切万分,如同看到了亲人。

  疫情发生时我一直在湖北,但只能从网络和电视上看到医生们的状况。今天让我更加深入了解到医务工作者在湖北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也给我很多的启发和感触。

  湖北是幸运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工作者做出巨大贡献,遏制住了疫情的传播蔓延,保护和捍卫了湖北乃至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我能平安顺利返京,这与包括李医生和田医生在内的所有援鄂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努力是分不开的。

  “法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医生一样,都是提供诊疗服务,只不过医生治疗的是人的身体,而法官矫治的是社会的病灶。”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因为它不仅让现在的我有机会去实现小时候想当医生的梦想,还让我看到了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共通之处。医务工作者在这次抗疫中所展现出的仁心和大爱、责任和担当,都值得法院青年干警去努力学习和践行。

  海淀检察院团委副书记 李翀

  在此我先想代表海淀检察院团委向援鄂医疗队的医生致以崇高敬意。在台下听完宣讲的我,内心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尝了遍。

  首先是酸,每一个黑色数字的增加就代表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离开了我们,全国上下都为之哀痛。

  然后是甜,一是为目前疫情阻击战取得重大突破高兴,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实现了清零,这是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填写的满分答卷。二是勇士们平安归来感到高兴。两位英雄让我们体会到了前线巨大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但我知道其中的艰险已经远超语言能描述的范畴。

  甜过之后也有一丝苦涩,苦于自己无法投身其中,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肩负更大的责任,这也让我反思在工作、生活中是否做好准备,能在灾难来临时贡献力量。

  最后是辣,作为一名重庆人,辣让我充满斗志,正如宣讲带给我的精神激励一样。一个个年轻的身影在前线披荆斩棘、勇敢前行,处于后方的我们也未退缩,青年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社区一线贡献力所能及的一份力,让我们砥砺前行,不大获全胜绝不轻易言胜。

  宣讲会最后,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负责人、机关党委书记戴国号召:

  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疫情发生后,4。2万名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奔赴荆楚。青年医务工作者更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的中国青年追寻着信仰、迸发着力量、奉献着青春,用青春之我创造了青春之中国,推动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我们地处海淀,在屏幕前和在现场的青年同志们,作为新时代的司法工作者,要学习援鄂抗疫英雄们在救死扶伤岗位上以身许国、至诚报国的崇高精神,让青春在司法战线上绚丽绽放。

  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在这个莺飞草长的四月,海淀法院的司法运行、审判秩序正加快恢复、趋于正常。面对极为繁重的审判任务和压力,我们要以抗疫英雄为榜样,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拼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挂云帆、济沧海,圆满完成全年审判执行任务,为奋力推进海淀法院发展向上向好贡献力量!


[供稿单位:海淀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