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B站的「奔涌吧,后浪」在朋友圈呈现象级刷屏,如浪潮般涌来,后浪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活力四射。曾几何时,一朵朵前浪也首当其冲、风华正茂、光芒万丈。
无论在哪一个浪潮里,总有一些故事关于我们,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前浪」王卫东,一位曾两次荣获海法精神传承奖,入院36年的海法人。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84年3月,从部队复员的王卫东来到了海淀法院。
刚刚二十出头,一脸青涩的他被分到了东升法庭,从书记员开始做起,手写笔录,一笔一划,干净整洁,力求完美。
那时的案件量并不大,案由也大多是离婚、继承等民事纠纷,初来乍到的王卫东便跟着师父学习,蹬着自行车走访调查。有一起离婚案,家住白石桥的他一大早便蹬车前往卢沟桥,要去女方所在单位核实情况,到了现场却发现地址有误。他赶紧找传达室打电话再次确认,随即蹭蹭蹬着车又前往历史博物馆,取证后又蹬回东升法庭,踏着风火轮般奔波在路上,绕了大半个北京城,仿佛吃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师父只要说什么,我就立刻执行,分分钟蹬上自行车。」回忆起当年的情况,王卫东历历在目。
在成为前浪之前,当年呼啸着的后浪小王,也是有冲劲儿、有热血、激情蓬勃、无所畏惧。
在东升法庭一干就是十年,1994年王卫东来到了经一庭,开始接触商事审判。从民事到商事,也需要缓冲和转变,看法条、抠司法解释,参加院里的培训、上夜间大学,他在学习的路上从未停止。
1999年王卫东又加入了经二庭,一干又是十余年。2008年到2013年这五年间,他又在复兴路法庭从事民事审判。亲兄弟大打出手争分家产、邻里间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闹上法庭、恩爱多年的夫妻各执一词说散就散……「再审理民事案件,肯定跟以前不同了,案件量大,案情也复杂,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了法庭里。我每天七点多就到院,提前做好开庭的准备,也没有午休的习惯,利用碎片化时间看看卷、写写判决。」
五年后,王卫东重回商事审判,进而又来到如今的温泉法庭。在民事审判和商事审判中辗转,不变的是他以热爱对抗岁月,以匠心坚守初心。他保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严谨细致的习惯,淬炼心性,养成自己。「办案子没有捷径,庭前仔细阅卷找到关键点,开庭时把该问的问清楚,记录得详实具体,笔录总是厚厚一沓,趁热打铁写判决,省时又省力。」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类的案件,要计算本金、利息、复利等多项数据,他偶尔也会感慨「算数算得太久,看得太多,眼睛都花了。」
2017年年底,被胆结石困扰多年的王卫东扛不住了,绞着劲的疼,每晚都能疼醒好几次,最终他选择了做胆摘除手术,可仅仅休息三天又马不停蹄回归岗位,冲刺在结案攻坚的一线。他说「绞着痛实在是难受,一咬牙一跺脚切除了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不能在关键时期掉链子,案子还等着我呢。」
王卫东会把手头工作往前赶,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两天,他在加班中度过。六月底有近400件案子的公告到期,他要提前做准备。中午十一点来,晚上六点回家,他享受这七个小时安静沉浸式的工作状态。「一天去社区值守,两天去看望双方老人,两天加班,五天小长假,充实有收获。」
2017年结案1165件,2018年结案1225件,2019年结案1428件,连续三年结案破千,数字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今年57岁,看着不像吧,我的精神状态也很好,能多干就多干点儿,这都是应该的,是本分。」
这朵前浪在每一个重复的岁月里,对得起每一寸光阴,兢兢业业的他用身体力行证明自己能和后浪处在同一条河流,和谐共生,彼此成长。
春节期间庭里有10名干警出京回家过年,返京后还要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王卫东便和党支部书记赵晨、支委王克楠主动扛起重任,早在二月初便开启了下沉值守模式。
温泉法庭对口支援的是定慧北里第二社区,居委会只有不到十名工作人员,小区有六个进出口,人员流动性大,要进行24小时全天候轮班,平均每人要值守近八小时,还要进行数据的统计、汇总、上报等常规工作,他们的口罩资源一度紧缺。
王卫东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党组成员、政治部负责人戴国汇报,戴国主任便委托他送去200个口罩,在人力、物力上为社区提供了有效增援。
从极寒天气到炽热高温,三个多月以来,他已经下沉值守18次,认真做好信息登记、证件查询、体温检测等工作,遇到拖着箱子回来的一定多问几句,遇到不理解的多劝几句,坚决不让任何一丝危险因素进入小区。来的次数多了,小区居民也都认识他了,得知他在海淀法院工作,还有来咨询法律问题的。
隔离期满的党员干警陆续加入到了值守队伍中,工作日期间,王卫东会把没有私家车的干警送到值守地点,像家长一样。周末期间,考虑到有的干警住的远,搭乘公共交通,他和党支部书记赵晨又把任务「承包」了。
他说「通过下沉基层,感触挺多,说实在话,社区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借这个机会,能帮助他们多干点儿,挺好的!也是为老百姓做点应尽的义务,必须的!」
庭里人都喜欢称呼王卫东为「大大」,习惯了有事喊「大大」。「大大,这个案子拿不准,想跟您讨论一下。」「大大,有个当事人情绪激动,您能帮忙安抚一下吗?」「大大,今天下雪了,想去调查取证,能麻烦您开车出去一趟吗?」大大永远都是笑眯眯的眼睛,掷地有声的一个字「好!」
他的徒弟宋敬文和郭妍君都是90后,当60后遇到两个90后,并没有跨越想象中的几道鸿沟。徒弟们眼中的大大,开庭时声音洪亮,气场两米八,颇有「大侠」之风;写判决时完美呈现处女座属性,抽丝剥茧,细致入微;生活中的他「暖男」附体,热情幽默,如师亦如父。
今年王卫东又一次荣获「海法精神传承奖」,他说「能踏踏实实在海法一辈子,有信仰、有良知。工作中对得起人民群众,对得起领导同事,生活中对得起老婆孩子,总的来说,也对得起自己,挺好的,都挺好的。」
我们同在一条河流里,感谢王卫东这样前浪们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为人民不计功利,想事业甘于奉献”的海法精神得以传承;看到初心的种子在海法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我们,以这样真正能够引领下一代的前浪们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