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为了执行18年前的旧案,他决定在疫情期间和对方当面谈谈

本站发表时间:[2020-05-21]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

  五月中旬的北京,连日的高温让今年的夏天来的有些猝不及防,好在前夜的一场小雨令这渐生的焦躁稍得疏缓。上午十点左右,挂断从上班开始就不停打来的电话,我抬头看见师父李欣法官也正举着手机走进办公室——不用想,师徒俩都是刚结束了一段跟当事人的通话。 

  “走,带上案卷,朱某和申请人的律师来了,咱们去见见。”交待完毕,师父便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我赶紧翻出柜子里那本厚达20多厘米的案卷,带上纸笔一路小跑跟上。做执行工作,速度就是权益,许多事情只有赶在被执行人的前面做,才能有效阻断财产转移。这是从我加入团队的第一天起,师父就以身作则教给我的道理。

  拖欠货款几十万,十八年来拒履行

  朱某和她的丈夫李某是我常从师父那里听到的两名被执行人,老两口今年也有七十多岁了,他们之所以成为本案被执行人,还要从1998年签订的一份供货合同说起。

  当时的李某经营着一家名为金发发的食品公司,李某作为法定代表人与其妻子朱某及两个女儿持有金发发公司90%的股权。1998年,金发发公司向藕花公司订购了一批淀粉和生粉,藕花公司如约向金发发公司供货,金发发公司确认收货后虽支付了大部分货款,但仍有74万多元余款未曾给付。藕花公司多次催要无果后便于2002年将金发发公司诉至法院。

  最终,金发发公司被判定向藕花公司偿付剩余货款及利息、违约金等共计84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金发发公司仍然拒绝还款,藕花公司只能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此时,金发发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因被执行人确无财产,案件执行只能暂告终结。

  虽然如此,执行法官和申请人仍然未放弃最后一丝希望,经过多方查证,重要线索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在二审判决刚生效之际,李某和朱某眼见大势已定、无可转圜,但为躲避债务,二人仍铤而走险,在不支付股份转让款的情况下,恶意将金发发公司持有的某公司价值90多万元的股份转让到二人名下,此后又让金发发公司因未参加年检而被吊销营业执照。

  李朱二人本以为此举天衣无缝,借着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便可逃避履行,殊不知天网恢恢,2017年,经申请人申请,案件又重新恢复执行。历时多年,本案的执行法官也因相继退休换了多任,此时案件辗转到了师父李欣法官名下。

  疫情期间来面谈,凉亭引导敞心扉

  话又说回这天上午,我紧跟师父下楼,心中正犯着疑惑,因为疫情防控,谈话室不具备接待当事人的条件,我们还没有接到新的通知允许与当事人面谈。

  或是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师父抬手一指前方,说“咱们今天就在这儿谈”。我顺势望去,师父选中的谈话场所正是办公楼附近的一处凉亭,那里翠竹林立,鲜花盈盈,又四周开放,通风良好,亭中有桌有椅,此时恰是骤雨初歇,微风习习,凉亭正是天时地利的接待场所。

  将他们带到凉亭,待师父介绍完我们各自的身份后,我便开始为他们核实自然情况。朱某已是年逾七十的老人,即使之前多不配合,如今也是风霜暮年,谈话间,师父和对方律师对其始终都言语温和。

  或许是受开阔雅致的环境影响,在师父有条不紊地引导下,双方都敞开了心扉,心平气和地协商着尾款的数额和支付方式。我一边记录一边才知道,原来自2017年案件恢复执行后,本以为已安然无事的李某和朱某都被追加成了被执行人,二人名下的数套房产、车辆都被法院查封,存有数十万存款的银行账户也被冻结。李某和朱某对法院的追加裁定不服,却又没有充分的证据使自己免责,便通过缠访闹访的方式持续阻碍执行,相关部门不断尝试与其沟通,李某皆拒绝接听电话。

  李某以为通过这种闹访便能抗拒执行、高枕无忧,却不想,对于这种“老赖”行为,在师父多年的执行生涯中已是司空见惯。经过查证,李某、朱某名下位于海淀区的一套房产已具备执行条件,拍卖价款完全可以覆盖执行案款。

  随着一封拍卖裁定书的送达,原本拒绝沟通的朱某主动找到法院,师父抓住这个突破口,即使是疫情期间工作环境多有不利,也始终没有懈怠,电话里反复向朱某释明利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与申请人方沟通,希望双方能平和协商,化干戈为玉帛。经过之前的许多艰难工作,这才有了今天我眼前的这片和谐景象。

  法官居中促协商,多年老案终告结

  通过数个回合的协商,二十分钟后,申请人方决定放弃部分迟延履行利息,朱某也同意全额履行法律义务。“经商要讲诚信,做人也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这十几年的纠纷也算是给你们上了一堂课,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李法官,谢谢您的工作,我们配合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朱某的这句话,既是对法律的信服,也是对执行的认可,一场持续十多年的纠纷终于被彻底化解。

  送走双方,我尚未从这份结案的惊喜中走出。虽然疫情期间,客观环境多有阻碍,但正如师父这般,是许多法官不畏困难的耐心、日以继夜的坚持和创新求变的智慧推动着执行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得以继续实现,也让司法公正之光未有丝毫减损。

  放下案卷,抬头间看见师父柜子里的奖牌,“执行先锋法官”在金黄字体的映衬下光芒熠熠……


[供稿单位:海淀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