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星光”与传承 北京二中院表彰“榜样”“专家”

本站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 作者:

  11月19日下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第四届“十大身边榜样”和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表彰大会。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等相关上级领导,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等人员代表,获奖干警家属代表以及人民法院报、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受邀出席,与院领导、全院干警共同见证了第四届“十大身边榜样”和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评选结果的揭晓。

  按照院党组提出的“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工作目标,为进一步激发斗志、建设队伍、推动工作,充分发挥身边榜样、审判业务专家的引领、示范作用。今年以来,二中院组织开展了第四届“十大身边榜样”和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评选活动,经过前期部门推荐、民意考察、综合考评、纪检把关等多个环节,共评选出10名“十大身边榜样”和12名“审判业务专家”。

  会上首先播放了二中院“十大身边榜样”和“审判业务专家”评选活动介绍视频,对6年以来二中院开展“十大身边榜样”和“审判业务专家”评选活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展示了二中院人才队伍建设丰硕成果。

  大会的颁奖环节,特别邀请上届“十大身边榜样”和“审判业务专家”为本届获奖者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激励士气,鼓舞斗志,同时寓意“榜样”、“专家”精神薪火相传。执行三庭法官王玮珂,连续两届获评“十大身边榜样”,在这个光荣的时刻,父亲亲自为他授奖。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始勤于卷,夙夜在公。嘒彼小星,三五在西,永劳于案,岁岁皆同。”一首由二中院干警自创自编、精心打造的主题曲《又见星光》,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歌曲充分展示了在一代又一代先进典型的引领和感召下,二中院人才队伍如点点星光汇聚成灿烂星河。

  会上还举行了向宪法宣誓仪式。本届“榜样”、“专家”面向宪法重温誓词,珍惜荣誉、矢志奉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的司法卫士。

  表彰大会上,第四届“十大身边榜样”获得者王丽娜和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获得者窦江涛分别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法院工作的心得体会,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忠诚的政治品格、忘我的工作精神、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感人的工作事迹。两届“十大身边榜样”获得者王玮珂的父亲和本届“审判业务专家”王磊的妻子作为家属代表进行了发言。

  本次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本届“榜样”、“专家”的家属亲人,并在大会开始前举行了家属开放日活动。家属们通过参观院区建设,亲身感受了法院工作氛围。切实增强了“榜样”、“专家”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发干警家属参与法院建设的积极性,营造共建法院事业、共享法院成果、共育法院人才的生动氛围。

  会上,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瑞生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四届“十大身边榜样”和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的通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毕东丽宣读了《关于向第四届“十大身边榜样”和第三届“审判业务专家”学习的决定》,要求全院要大力学习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在全院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专家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优秀品格,从学习榜样中凝聚精神能量,提升审执等各项工作质效。

  最后,院党组书记、院长鲁桂华发表讲话,他强调:法院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人才资源从根本上决定着全院发展建设的格局和高度。身边的榜样和审判业务专家是我院各项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代表,是我院宝贵的人才财富,更是我院司法审判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突出政治引领,旗帜鲜明把政治建设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将政治过硬作为人才培养选拔的首要条件,进一步强化政治品格塑造,锻造出一支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干警队伍。近年来,院党组以“双一流”目标为牵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落实党管人才主体责任,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努力打造梯次储备、集群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鲁桂华院长最后指出,人才队伍的科学发展,除了要健全完善严格规范的制度机制,还要有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导向和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院党组坚持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为先进典型提供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和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自2014年起,二中院每两年开展一次“十大身边榜样”和“审判业务专家”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十大身边榜样”和“审判业务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扬正气,励斗志,创一流,争上游,干警队伍面貌焕然一新,职能保障作用充分彰显,审执中心任务圆满完成,司法形象和社会形象极大提升。持续6年的评选活动,“十大身边榜样”和“审判业务专家”已逐渐成为二中院人才队伍建设的两翼。


[供稿单位:北京市二中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