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门头沟法院主动作为、精准服务保障辖区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站发表时间:[2021-01-19] 来源:门头沟法院 作者:宋乃成

  为落实市委、区委和市高院的工作部署,推进“门头沟小院+”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门头沟法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司法服务保障功能,通过搭建专业服务平台、提供全流程司法服务包、完善专业化审判布局,切实为辖区民宿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取得良好效果,得到辖区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一是构建跨部门服务保障合作平台,持续优化民宿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经过前期酝酿和多次协调,12月11日,门头沟法院与区文旅局签订《建立服务保障民宿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合作协议》,两单位围绕产业发展“体检”、协调重点案件、防控重大风险、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了日常联络通报机制、重大事项会商机制、联合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和常态化联合服务机制,从政策落地、法治护航两方面持续优化我区民宿发展环境。在合作框架内,就涉民宿纠纷案件情况、重要政策和业态发展情况、发现的问题及应对建议等进行日常通报,提供针对性强的综合治理建议;有规划地搭建民宿产业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联合培养专业解纷人才队伍,强化民宿产业矛盾纠纷的诉源治理;常态化走进民宿企业、民宿村居进行政策法律宣讲,联合发布典型案例、事例,合力宣传、推广门头沟区民宿产业品牌,共同解决民宿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相关举措被农民日报、法制日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门头沟融媒等媒体宣传报道,取得热烈反响。

  二是提供民宿产业发展全流程服务包,强化专业领域司法供给。结合门头沟区精品民宿产业发展具体实施模式和相关法律法规,门头沟法院制定发布了《民宿产业法律风险防控指南》,梳理了民宿合作开发、民宿建设、民宿运营、劳动用工、解纷指引等五个方面的法律风险,并给出五十条具体防控指引。该防控指南已向乡镇党委政府、基层村居、民宿经营者等有关主体发放,进一步提升了民宿发展主体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依托“京法巡回讲堂”法治宣传品牌,三个人民法庭围绕民宿产业法律风险防控、安全保障义务等主题,自10月份开始陆续走进民宿发展村居、民宿企业进行法治宣讲二十余场,召开山区旅游民宿体验安全新闻发布会,受到基层组织和民宿企业的一致好评。结合“一统领三嵌入”、“一意见四办法”工作要求,在白虎头村、炭厂村、水峪嘴村等民宿村居增设巡回法官办公室,定期定人驻点办公,为民宿经营主体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矛盾化解指导等服务,根据基层村居需求发布房屋租赁合同、农村建房合同、劳务合同、买卖合同等四大类常见合同范例,使相关主体“足不出户”享受到高质量、全方位的司法服务。

  三是完善文旅产业专业化审判布局,推进民宿领域诉源治理。按照民宿产业与精品旅游资源集群发展的现状,在戒台景区、白虎头村等精品旅游景点和主要民宿产业发展村居设立旅游案件巡回审判点,针对民宿产业纠纷特点,积极运用小额诉讼等程序,就地立案、就地调查、快速裁判、就地执行,确保涉民宿纠纷及时化解。开通民宿产业纠纷诉讼绿色通道,依托巡回法官办公室、旅游案件巡回审判点,提供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上门司法确认、上门送达、跨区域立案等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打消民宿发展主体的诉累之忧。充分发挥审判优势,就民宿纠纷化解加强对旅游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基层村居组织的指导、支持,引导相关纠纷源头快速处理。落地专业领域内的“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与文旅部门加强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和调查,堵塞管理漏洞,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顽障痼疾”,减少类型化矛盾纠纷滋生发展。

  门头沟法院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持续跟进发展形势和发展需求,进一步扩展服务覆盖面、拓展保障产业范围,为辖区经济社会进步和绿色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单位:门头沟法院]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