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上午,北京四中院召开新闻通报会,公开发布《2020年度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这是四中院自建院以来,第六次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该院2020年将“抓防疫、攻主业、守底线”作为行政审判工作主线,推进线上线下庭审相结合,强化审判管理,全面抓好以北京市各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及天津环境保护行政上诉案件、涉互联网行政上诉案件的审理工作。2020年,受疫情影响,该院行政案件受理数量大幅下降,进入审理程序的一审行政案件为916件。行政案件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领域继续呈现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
据通报,履行职责类案件数量位居首位,占全年受理一审行政案件总数的24%,同比增长12%。行政复议类案件187件,占比20%,居第二位且比重与去年基本持平。征收补偿类案件和行政强制类案件比重有较大上升,从上年占比11.6%和5.1%分别增至17%和10%,环境保护行政上诉案件和涉互联网行政上诉案件显著增加,被诉行政行为的类型更加丰富。涉民生案件占比仍然较高,其中因房屋征收拆迁腾退、公有住宅租赁管理、环境整治、农村土地管理及村务公开监督引发的案件数量较多。
从本市各区涉诉情况看,朝阳、丰台、西城、东城涉诉案件量居前四位,占一审行政案件收案总量的48.9%。其中,朝阳涉诉128件,丰台涉诉116件,西城涉诉106件,东城涉诉105件。延庆、通州、门头沟、平谷、密云案件量均有所上升;昌平案件量与去年持平;石景山、房山案件量大幅下降;海淀、顺义、大兴、怀柔等区涉诉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在审结的一审行政案件中,行政机关败诉案件91件,败诉率为9.3%。
白皮书显示,2020年各区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的情况总体较好,但部分案件也反映出行政执法中存在证据意识应当进一步强化、执法程序规范化有待加强、法律适用能力仍需提高、履行职责的责任意识不够充分等问题。同时,行政应诉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实质性化解争议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也需行政机关在今后的执法及应诉中予以重视。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加强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白皮书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之都打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行政争议源头预防和在行政程序中实质性解决制度机制。三是进一步发挥行政应诉在建立健全依法行政长效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四是进一步完善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机制,不断提高综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能力。
多名全国和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央市属新闻媒体记者在线参加了新闻通报会。
代表反馈
全国人大代表伊彤,北京市人大代表卢鹏起、朱建岳、景新、毕雁英、王金辉、张青山、李有毅、李正斌、郑金花、薛亚会、杨燕秋、武长亮、陈富智、毕文胜、邵林睿、张丽霞、王玉梅等在线观摩。
全国人大代表伊彤表示:四中院2020年在防疫抗疫的大背景下,坚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化解行政争议、完善应诉机制,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针对行政执法与应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白皮书最后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助推法治政府建设的四点建议,让我们对四中院今后的发展充满期待!
市人大代表朱建岳关注到报告中指出的行政机关应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表述,建议加大对行政机关的司法建议书的推送力度。
市人大代表毕雁英认为行政审判白皮书高屋建瓴,接地气,值得认真学习。
市人大代表李有毅非常认可线上新闻通报的方式,认为值得推广。同时表示,报告内容丰富详实,用各类数据佐证各区各类案件的上升下降情况,既有成绩,又分析了不足,使人从中获得很多信息,让代表学到了很多知识,看到法院工作的科学、严谨,为法治水平不断提升点赞!
市人大代表张青山不仅全程在线观摩了新闻通报会,而且将视频链接发至其所在的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院群”进行普法推荐。
市人大代表王玉梅表示:以司法建议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既放大了司法效能,又促使行政机关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市人大代表陈富智表示:近年来,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大力推进,各级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司法机关通过司法手段进一步强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