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余年,他踏遍近30个省级行政区150余市县20余万公里的走访行程,接访上万人次,化解上千起“骨头”案件……
他就是北京海淀法院综合审判庭负责人王志勇。
为了了解案情和信访人的真正诉求,高山大川、戈壁草原、田间地头、坊间炕头,信访人在哪,他的脚步就跟到哪里。
今年六一,他为女孩朵朵送上了一份极为特别的儿童节礼物。
“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儿童节礼物!”
六一儿童节当天,王志勇利用“云法庭”系统为13岁的女孩朵朵(化名)发放了18万元司法救助金。
2009年,已婚的张强(化名)与外地来京打工比自己小十多岁的杨欢(化名)通过网络相恋并生下了一女朵朵。在此期间,二人发生矛盾,张强也因重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之后,杨欢作为朵朵的法定代理人将不履行抚育义务的张强起诉到海淀法院。法院判决张强按每月3000元标准向朵朵支付自2009年2月起至18周岁时止的子女抚育费。但判决生效后张强仍拒绝履行判决确定的抚养义务,并先后两次因此而被法院判处拒不执行判决罪。
但不知出于何原因,张强在2015年虽然与杨欢登记结婚,二人却始终未生活在一起,张强也只身离开了北京,并仍拒绝支付抚育费。
没有正式工作、没有住房的杨欢独自一人抚养朵朵,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2021年10月,杨欢代理朵朵再次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张强自2015年以来未履行的77个月的抚育费23万余元及迟延履行利息,但穷尽财产线索后也仅执行到5000余元。走投无路之下,杨欢作为朵朵的法定代理人向海淀法院提出了司法救助申请。
接到申请后,王志勇两次到杨欢和朵朵在京暂住地调查了解情况,并帮助其办理申请手续。
母女二人居住在逼仄简陋、只有几平米的小屋。见到13岁的朵朵后,王志勇心中泛起酸楚:怯生生的朵朵面容憔悴,眼中没有光亮,却有着和她年龄不匹配的成熟。
王志勇表明来意后直入主题,详细询问具体申请情况。杨欢说道:“自朵朵出生后,张强从未主动履行过抚育义务,甚至连孩子的出生证都不配合办,导致朵朵不能跟其父亲落户,只能随我在外地农村落户。现在我们娘俩与他人合租在这个老旧小区单元房中,每月租金3000元,居住条件虽差但我也没有怨言。只是2020年我的右肩袖损伤严重,加上疫情,根本没有办法出去打工,只能靠着向亲戚借的一点钱节俭度日,我的社保也因为没有钱交中断了。现在朵朵刚读初一,各种开销都非常大,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杨欢边说边开始痛哭起来。
为了安抚杨欢的情绪,王志勇把话题岔开,询问起朵朵的学习情况,并问道:“你爸爸近来有没有来看过你们啊?”
“这么多年他几乎没来看过我,法官叔叔,我求求您了,帮帮我们吧!”
朵朵的可怜与懂事让王志勇看得有些心疼。同样作为一名父亲,王志勇也拥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他更知道小女孩是多么渴望得到父爱,这也更加坚定了王志勇要尽快办好此案的决心。在仔细查找原审及执行卷宗后,几经周折,王志勇终于联系上了张强。在电话中,王志勇分别从一名法官、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多重角度与张强做推心置腹的长谈,从法、理、情多个层面对张强进行了苦口婆心的规劝。在王志勇的教育疏导下,张强最终同意尽快协助杨欢为朵朵办理落户,并表示今后自己一定努力找一份工作,担起一名父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考虑到疫情原因,为了能尽早解决朵朵眼前的困境,王志勇决定通过“云法庭”的方式实施救助。在原有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合议庭评议和司法救助委员会的审议,王志勇又通过“云法庭”核实固定了一些细节情况,对杨欢的心结又一次进行了教育疏导,最后在线上为杨欢和朵朵宣读了司法救助决定书:给予救助申请人朵朵司法救助金18万元。
在司法救助决定书上,王志勇创新性的加入了对张强与杨欢的行为规劝:“张强与杨欢作为朵朵的父母,应妥善处理夫妻关系,为女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张强作为朵朵的父亲,更应主动履行抚育义务,不仅在生活上,更在精神上给予朵朵足够的父爱,让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云救助即将结束时,王志勇对着屏幕后的朵朵说:“朵朵,每一对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你不要纠结于父母的恩怨,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叔叔祝你儿童节快乐,愿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做一个坚强乐观的女孩,将来能够自食其力、赡养父母、回报国家和社会!”
“谢谢叔叔!这是我收到的最特别的儿童节礼物!我会听您的话,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这一刻,朵朵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微笑,好像又恢复了一个十三岁女孩该有的天真模样。杨欢也感动地说:“多亏了有您这样的好法官,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当日,救助决定书电子送达给杨欢母女,18万救助款也将通过银行打入她们的账户。
“司法救助要救助人身,也要救助人心,要救助现在,更要救助未来!”王志勇说,“为了能让朵朵收到这份特殊节日的礼物,我没能在家中陪我的小女儿过节,作为父亲,我心里觉得挺对不起女儿的。但古语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更多的孩子能过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相信我的女儿长大后一定能理解自己的爸爸,并为爸爸自豪。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法官,我们必须时刻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使命,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在温暖的阳光里,健康快乐地生活,幸福茁壮地成长!”
老信访户不再信访,因为女儿回家看望他了……
有这样一位信访人,让王志勇格外记忆犹新。
信访人名叫老赵,他固执地反复起诉女儿索要赡养费,虽然法院一直支持他的诉求,但他就是不满意,信访之路一走就是十多年。王志勇接手这个案子后,第一次找他女儿就被怼了回来:“赡养费我给,去见我爸不可能。”
于是,王志勇决定找住在河北农村的老赵聊聊。然而,老赵是远近闻名的信访户,没有电话,行踪不定,王志勇一连去了两次都找不到人。第三次来到他家门口,苦等了3个多小时还是没人开门,无奈之下,王志勇爬上了墙头,伸着脖子向里面喊“老赵、老赵”。
奇迹发生了,老赵居然在家,他穿着一件又脏又破的外套,步履蹒跚地把王志勇迎进了门。老赵家院子很大,但除了几棵柿子树,到处都破破烂烂的。亮明了身份和来意,王志勇搬了个小板凳坐下跟老赵拉起了家常。
原来,女儿小娜在北京开了家公司,但和老赵关系一直不好,不仅不来看他,甚至不告诉他住址,还把他送进精神病医院住了半年。聊天的过程中,老赵一直念叨“是亲戚,就应该常走动”。
就是这句话,让王志勇意识到,老赵诉讼和信访的目的根本不是什么赡养费,而是希望女儿“常回家看看”。
了解到这一点,王志勇跟他保证:“下次,一定带您闺女一起来。”
临走时,老赵送王志勇出门,突然抄起一根长木棍朝着柿子树快步走去,“咣咣咣”打下十几个大柿子,一把塞给王志勇,说:“拿上尝尝。”这一刻,王志勇仿佛看到了自己每次离家时,年迈的父母不停地往行李箱里塞吃食的场景。
回到北京后,王志勇再次找到老赵的女儿,给她看了在老赵家拍的视频,看到破败的院子和年迈的父亲,女儿半天没说话。这时,王志勇拎出了老赵送的柿子,说:“这是您老爸让我带给您的……”
两周后,王志勇第四次来到了老赵家的院子,这回,同行的还有小娜。临走前,王志勇跟他们拍了一张合影,老赵还特意换上了一件干净的旧西装。
几年过去了,老赵在女儿为他买的新房里安度晚年再也没有上访,女儿的公司也已成功上市。
多年的信访工作,背后有太多道不尽的故事,这些故事令人或辛酸、或怜悯、或惋惜、或慨叹,故事背后,是一路坎坷、满身尘埃的风雨兼程,更是王志勇的成长之路,这条成长之路,也让王志勇逐渐找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法官应有的初心和真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