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进一步推动民商事审判专业化,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民商事审判业务技能水平,着力培养专家型法官和民商事审判人才,近日,北京三中院开展了2023年民商事青年干警“百案百庭”专项业务技能竞赛。
该项业务技能竞赛内容紧扣青年法官和法官助理必备司法技能内核,通过线上线下开庭实训与比赛-观摩-学习综合拓展带动模式相结合,以审判业务专家和办案标兵为主要评委,并邀请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对各项竞赛进行专业化点评并给出提升建议;对好经验、好做法固化形成长效机制,将参赛的优秀庭审光盘、文书等进行总结归纳,作为全院民商口庭审的示范教材;促进青年干警从比赛中对标优秀庭审,不断打磨司法技能尤其是抓实庭审质效的能力,在公平与效率高度统一中打造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审理一案,示范一片,突出庭审规范化。
三中院“百案百庭”专项技能竞赛活动形成了一批审理程序规范、裁判结果精准、社会效果良好的精品案件,有力促进了裁判尺度统一,并有3个参赛案件被评为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多篇裁判文书在最高院、北京法院各类评比活动中获奖;进一步推进了司法公开,达到了“一案规范一类”“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同时,三中院非常注重加强巡回审判与巡回讲堂相融合,为“‘两区’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在能动司法中打造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有力把控,适度引导,传递司法有温度。
“通过这次庭审我感受到三中院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非常好,在这起涉及隐私权的纠纷中,面对不同法律水平的当事人,法官能够做不同的释明工作非常好,尤其是面对人民群众,既能在其情绪激动时引导其保持理性,又能以其能听懂的语言讲解案件的争议焦点,引导其表达自己的意见,让我深切感受到法官的司法温度。”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申海恩副教授点评道。
在涉及隐私权的类似民事纠纷中,三中院历来重视司法的严明和温情相结合,不仅关注案结事了,更加注重通过明确裁判标准、统一裁判尺度、加强庭审释明和裁判文书说理来实现类案的诉源治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在传递司法价值和温度中打造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抽丝剥茧,创新突破,提升审判专业化。
“庭审展示出审理思维导图,形式很新颖,把复杂案件抽丝剥茧,当事人可以紧密围绕法院的思路进行辩论陈述,体现了承办人过硬的法治思维和专业能力,可视化诉讼也较为生动地展现出三中院在推进审判能力现代化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三中院中青年干警代表观摩庭审时感慨道。
三中院高度重视审判专业化,依托北京法院商事审判特色人才高地,注重打造精品案例,积极探索新类型案件的裁判标准,以裁判树规则、以规则促治理,持续提升民商事审判的专业化,在创新与突破中打造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北京三中院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强作总结发言时指出,此次评委组选出的六场参赛的民商事庭审都非常精彩。下一步要扩大“百案百庭”品牌影响力,进一步释放三中院商事审判特色人才高地辐射带动效应,为北京法院民商事审判人才专业化发展提供“三中院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