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法院

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最高法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开题论证会

本站发表时间:[2025-03-0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通讯员/陈恒星
  2月27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承担的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司法服务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召开。课题指导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郎贵梅、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刘敏到场指导,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受邀参会。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姜颖,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栾淼淼,审委会专职委员孙铭溪及其他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栾淼淼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姜颖对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希望各位专家积极讨论,为课题顺利开题、布局谋篇贡献智慧。随后,中国政法大学王磊副教授代表课题组成员作课题开题汇报,对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课题的研究方向、内容框架、目标任务、成果转化,司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基础、实践现状、重点难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现场研讨气氛热烈,各位专家对课题组前期工作纷纷表达了认可,并为课题把脉问诊、开方献策,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为课题组下一步高质量开展课题研究明确了方向、贡献了智慧。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郎贵梅对课题组前期工作作出了高度肯定,并就研究方向、重点内容等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立足课题组现有资源互补优势,拓宽研究领域和样本范围,总结提炼司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共性规律和问题,抓住司法区别于立法、执法的关键特点,找准司法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定位。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刘敏在讲话中表示,本课题立意宏大,涉及领域、学科广泛,具有很大挑战性,研究意义重大。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日新月异,课题组在总结提炼现有案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要注重研究的前瞻性,为司法政策制定提前研究谋划。同时要注重价值导向,面对新技术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在权利保护的司法理念及科技伦理之外,要寻求司法对科技创新的护航、激励作用,实现司法更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课题组要把握好课题研究节奏,适时及时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力争为司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凝练经验智慧、贡献成果方案。
  会议最后,姜颖对与会专家就课题研究开展提出的指导意见和建议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她指出,课题组将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的关心指导下,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关注支持下,以“今日事、今日始”的紧迫感,系统梳理、认真贯彻落实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建议,以扎实的研究成果,为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司法智慧。
  图/北京互联网法院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