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公安局

[政法故事] 事故当事人未了解责任认定原因就是我没尽到职责

本站发表时间:[2020-07-06]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于平平

  皮肤黝黑、一米八的大个、从警十余年,帅气的脸上逐渐有了岁月的痕迹和交警独特的印记。大家习惯地称呼这个年轻人为老胡--胡健,北京市公安交管局通州交通支队潞河大队事故组警长。

  下午1点钟,我才在办公室见到了一大早就去出警才刚刚回来的老胡,只见他随意扒拉了两口饭,又忙着要去接待前来协调事故的当事人了。

  下班后最想补补觉

  

  “从早上8点开始,我们新的一天工作就开始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不挑时间,有时候在上班的路上紧急电话就响了,人还没到单位,就要直接赶往事故现场。有可能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8点,才算一轮工作暂时结束。”我还没开口,老胡就笑着对上午的失约解释道。

  “要整整24个小时吗?”

  “还不止这24个小时呢!正常来说,第二天我们收工,还要把前一天所有的事故文书都整理归档,手头的事交接完毕,时间差不多也就到中午了,算是24+N吧。”像这样24+N的工作状态,他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说起从警校刚毕业的年轻小伙到现在皮肤黝黑、还稍有发福的“大叔”,老胡充满了无奈。“没办法,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也没什么太多时间去锻炼身体,有时候想去健身房训练一下,根本排不开时间。说实话,下班有点时间就想直接躺床上补补觉。”

  在老胡身上,常年背着两个对讲机,可以随时随地跟事故现场和大队指挥室保持直接沟通,每当对讲机响起来,老胡即便再累也会马上精神起来。

  细节决定事故处理方向 

  

  据介绍,潞河大队承担着通州区境内3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交通管理任务,其中包括了整个副中心区域周边的道路管理工作。事故警组则担负着大队辖区内重大交通事故、伤人事故、疑难交通事故的处理以及勘察现场、调查取证、调解协商、侦破逃逸等工作。可以说,这3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事故处理工作,都要由老胡带领的这10余名交警承担,提高工作效率尤为重要。

  每次出勤,老胡都要严格地用尺子测量现场留下的痕迹,并且手绘画图,在最合理的角度拍摄现场照片,最大程度地还原现场记录。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事故处理的走向。

  2019年12月24日晚8点,大队接李某某报警,称其骑自行车途经园景东区西门时,与一辆小客车发生刮撞,自己手部受伤,小客车逃逸。接警后,老胡经调查取证后联系到小客车当事人,并约双方当事人到潞河大队处理。老胡认真细致地询问了事故双方案情经过,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又查看了李某某的伤情,发现该人左手有陈旧性肌肉损伤,老胡经过查询,又发现李某某近日在丰台区也发生过类似交通事故,具有碰瓷嫌疑。在进一步追问下,李某某谎言难圆,最终承认了自己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碰瓷”的犯罪事实。这个“受害人”李某某,也因涉嫌诈骗被通州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没让事故当事人了解责任认定原因就是没尽到职责

  

  事故调解现场,有时候就像是“战场”,当事故双方都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这个时候如何跟现场当事人双方讲清道理就成了工作的关键点,如果协调不好就可能双方都不满意,甚至会造成当事人恶语相加。在事故处理中,如何在第一时间用最专业、最准确的处理方式达成事故认定,并且让事故双方满意,也是工作中的重点。因此老胡的团队一直非常注意内部的交流和学习,不断丰富自身法律法规储备、增加事故处理经验和调解能力,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有一次,有位80多岁的老太太来找我们,对事故责任的认定有误解,我就把她接到办公室,通过反复地给她播放录像,告知现行法律规则,一步步引导,才获得了她的理解和信任。如果咱们对事故情况没解释清楚,对她来说就是没尽到职责”。这样的事故只是事故组每年处理的几千件事故中的一个,可能对于别人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于当事人可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对此,老胡和他的同事们不敢怠慢。

  舍“小家”顾“大家”

  

  事故处理工作繁忙细碎,经常加班甚至黑白颠倒,这样的工作强度使得老胡很难做到照顾家庭。因此,对待自己的“小家”,老胡一直抱有歉意,缺席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环节,甚至在家人生病的时候都无法照顾也是常有的事。“作为一名首都交警,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承受的,大家在选择这个岗位的时候已经将这份对百姓的责任深谙心中。”老胡说。

  2019年至今,潞河大队事故组在胡健的带领下共协助当事人协商处理事故980余起,出具《简易事故认定书》2000余份、受理一般简易程序立案111起、一般程序立案105起,收到群众赠送锦旗30余面。

  在事故组工作十余年,老胡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警员已经成长为事故组警长,忠诚、为民、担当的工作写照,也深深烙印在了他黝黑的面庞下。当我离开的时候,老胡笑着说道:“我还是希望大家不要认识我最好,因为疫情刚刚有些缓解,作为一名首都交警,希望每一个群众都不要出交通事故,每一天都能平平安安。”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