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失,多久之后可以报警?还需要以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近日,北京一家长带着4岁孩子外出就餐,结账时小孩走出饭店玩耍,短短几分钟就不见了……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发动群众一起寻找,终于距离事发地近一公里的地方,找到了走失的小孩。
近日,朝阳分局团结湖派出所民警接到黄女士报警,称夫妻两人带着孩子外出就餐,结账时没注意,4岁的儿子不见了。现在找遍了饭店周边仍未找到,请求民警帮助寻找。
经了解,当天13时许,黄女士一家人在饭店就餐。吃完饭后,夫妻俩去前台结账,看见孩子自行走出饭店,在门口玩耍。夫妻俩知道孩子平时好玩儿,但不会乱跑,所以没有多想。几分钟后,当夫妻俩结完账走出饭店时,却看不到孩子的身影了。
由于饭店周边就是医院和居民区,四周岔路较多,车流、人流量大,小孩一人走在街上十分危险,黄女士非常着急。民警根据夫妻俩提供的孩子照片,发动饭店工作人员、热心群众一起寻找。同时,朝阳公安分局指挥处也部署事发地周边的巡逻民警、巡逻车组、治安志愿者及周边派出所向周围扩散查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半小时,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民警终于在某超市门前找到了黄女士的儿子。此时,小孩已经穿过两个红绿灯,离开事发饭店将近一公里。看到儿子安然无恙,黄女士喜极而泣:“幸好民警帮忙找到了孩子,孩子要是真走丢了,我们一家人就崩溃了。”
前几日,安徽亳州,一名小男孩走失后,被民警及时找到送回妈妈身边。“为何没报警?”这位妈妈的回答让人有点后怕。
孩子走失没到24小时不能报警?正确答案:大错特错!
人口失踪报案一般都是以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如果是十周岁以下的儿童、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智障人士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失踪儿童的监护人可以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语或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此外,2010年,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其中规定: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不论案件是否属于自己管辖,都应当首先采取紧急措施。
有网友表示,自己也曾经持有24小时后才能报警的错误认知,还有网友提醒,如果等到24小时之后,可能就错过最佳寻找时间了。
遇到孩子走失的情况 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立即报警。失踪后不需要等待24小时,请马上拨打110报警,说清楚孩子的年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等。并提供孩子近期免冠照片,到就近的派出所或刑警队,在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系统”上发布;
2、广播。如果事发地有广播,可以借助广播寻人。广播时,一定要说清楚孩子的特征,并提供父母的联系方式;
3、发动亲友在附近寻找。发动亲友在可行范围内的三类区域寻找:事发地2公里以内区域;当地主要火车站、汽车站;住址2公里以内区域;
4、留家等待。保证有一名家长或亲友待在家中,以备孩子自己找回家。
为了预防低幼儿童走失 家长们可以提前做到以下这些
1、在商场、超市、菜市场等地方,家长挑选商品的时候,别忘了尽量要抓紧孩子的手,实在做不到,孩子也一定要在自己视线范围内。
2、走在人行道时,尽量带孩子靠内侧走;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
3、孩子能说话时,就要训练孩子背家庭人员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父母名字。熟记孩子的体貌特征及当日衣着特征,以备急用。在孩子的书包、衣服上注明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
这些注意事项,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时刻谨记,平时多为孩子开展安全教育,千万不要让孩子为你的疏忽大意“买单”。
春暖花开了,出去游玩的时候,一定要抓紧孩子的小手手。
素材来源:综合平安北京朝阳、房山警方在线、中国反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