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公安局

这样的特警,不仅是帅

本站发表时间:[2021-05-20] 来源:正警事儿微信公众号 作者:

  36岁的齐飞,早已从特警小鲜肉成长为成熟硬汉。

  十多年特警生涯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着特警刚毅英勇的脉动,是能冲锋的“蓝剑尖刀”。但与公众认知里特警不同的是,作为技术装备保障队员,是背后默默研究技术装备的智慧大脑,他用专注严谨的精神灌注技术,不断突破着、创新着,成为了2021“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改革创新先锋。

  从江苏徐州杨集村到首都北京,从武者“阿飞”到特警“飞哥”,从攻克研发一个个装备到破拆突入,齐飞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翻越着一座座山丘。这不仅是齐飞的人生信条,更是他所在的技术队队员们的目标。

  生命中层峦叠嶂,无论处在人生哪一阶段,总有自己的山丘要去征服。

  

  一张硬朗冷峻的脸,拥有清晰的骨骼和筋肉感, 眉睫里全是刚毅。

  与荷尔蒙呼之欲出的外表相比,齐飞本人少言寡语,最了解他的战友们评价:“飞哥,人狠话不多。”

  盯着他观察一会儿,便会发现,沉默不语与紧皱眉头间,每一个眼神的变化,都透露着沉默背后,无限思考的波澜壮阔。

  动与静、快与慢、力量与智慧、闪光与黯淡,明明自相矛盾着,却完完整整落在了这一个人身上。

  这是性格带给他的,也是工作赋予他的。

  01

  齐飞的性格太突出了,话少、坚韧,从小就是这样。

  他出生在江苏徐州的杨集村,受爱好武术的父亲的影响,齐飞经常在田间比划着武术的招数。

  六年级的一天,父亲问他:“上武校吗?”“去!”齐飞没有丝毫犹豫。

  学武,成为他要翻越的第一座山丘。

  从安徽武术学校到北京体育大学,回忆8年的武术时光,齐飞说:“我从来不服输,必须把活干到自己满意。”

  齐飞刚去武校时,比同班的晚到一个月。他通宵练习,只用了4天,就学会了侧空翻儿。

  北京体育大学的段全伟老师一说起得意弟子,满眼骄傲:“那小子肯吃苦、就自己默默练习,训练到尿血也咬牙坚持。他当时可是我们舞龙舞狮队的顶梁柱,是亚洲运动会北狮规定、自选套路的冠军。”

  随后,段老师也不无遗憾的说:“如果齐飞没当特警,也绝对是舞龙舞狮文化传播的标杆人物……”

  当特警是齐飞上大学后一直的梦想:“2000年来北京,我就立志要当特警,既可以发挥自己特长,又能守护首都守护人民,一想到这就热血沸腾。”

  非凡的故事总是充满曲折。在考试后第一批放榜名单中并没有齐飞的名字。他相当失落,准备去当老师了。签合同的那天,他路过公示栏,无意间瞥了一眼,第二批公示名单中自己的名字赫然榜上。

  如果没有看公示栏的那一眼,如果早一天签了合同,齐飞的人生或许是另一番模样。所以某种程度上说,是命运选择了齐飞。但成为特警中蓝剑突击队的队员,是齐飞选择努力的结果。

  一年的新警培训,齐飞一直很刻苦,由于过于拼命,练倒功时左臂骨折,眼看就要错过蓝剑突击队的考核。齐飞心里暗自鼓劲儿:“不行,一定要去!”

  他忍着剧痛如期参加了考核,凭借出色的表现,齐飞终于成功翻越了第二座山丘,梦想变为现实,他正式成为蓝剑突击队的队员。

  很少有人生来就热爱一项事业,齐飞只是认定了一项事业后,选择热爱它。热爱它的艰辛,热爱它的每一个环节,热爱让他翻越了工作中每一座“山”,每翻越一座,他都成长了一点点。

  02

  单纯的技术上成长,齐飞认为还不是真正的成长,他更多思考的是技术装备保障队背后的意义。

  一次出任务,被钢筋围栏挡住了去路,由于没有合适的破拆器,特警队员只能冒险翻越高空护栏。

  深受触动的齐飞,把自己关进了实验室,因为在他看来,如果技术装备保障到位,有些任务本可以不那么难!

  除了与成百上千件的装备进行磨合,每天周而复始地背诵参数、操作组装、维护保养和研讨应用外,更是攻坚队员清除障碍的“手”,是看清战势的“眼”,是嗅明危险的“鼻”,必须要把好的新型装备想在前、做在前、用在前。

  技术装备保障工作不同于其他特警业务,需要科研与实战相结合,之前的生活都是在训练场上跑动,热血又激烈,如今齐飞要安安静静坐下来。

  做研发工作需要毫厘不差,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齐飞沉醉其间,常常忘记时间流逝,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但他说在研究中能感受到幸福。

  齐飞至今记得第一次做研发,一上午只切割出一半的模子,调整、作废、再调整、再作废,还要记下每一样作废工具的特性,齐飞每天每晚耐心打磨每一个细节,万千变化尽在方寸之间,这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手艺。

  几个月后,当工具成型,齐飞高兴地跳了起来,深深地怒吼了一声,打破了深夜的工作间的寂静。

  它像是一把打开了研发创新的“钥匙”,引领齐飞不断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丘。

  队员黄飞龙说:“我们的创新不是指研发出高精尖的装备,而是一些能实实在在解决实战中遇到的问题的小工具。我们创新点指向的就是实战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知道劲儿往哪里用。”

  齐飞带领技术队从各个实战应用方面不断优化装备建设,创新发明了一系列新型实用技术装备,为成功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提供了坚实装备保障。

  03

  每一座山丘,都是一种领悟。

  作为蓝剑突击队技术装备的负责人,齐飞明白:装备是由人操作的,处置的成功率更依赖于队员的技能。

  齐飞对训练的要求特别严肃,对细节要求极高,即使是日常队内训练的着装也要一丝不苟。这种严格下的规范养成实际上是对战友的另一种保护。

  “平时松散,关键时刻也会使不上劲儿,平时就要将精气神儿内化于心,将蓝剑突击队的阳光和战斗力体现出来。”

  齐飞明白破拆的时间越少,人质生存的机率就越大,他常说:“我们是在与生命赛跑,哪怕是0.5秒都必须争取。”

  看似简单的操作其实极其复杂,队员修洪伟说:“在每一起成功处置的背后是反复钻研与实践,他带着大家抠细节,改动作,把每一次训练都拍成视频,反复回看择优改劣,从20秒到15秒、再到10秒内,力求更快。”

  有人说他执拗,有人说他较真儿,可就是他的这份过于执着带领着技术队攻破了数项技能难点。这其中也包括体能训练。

  蓝剑突击队的体能考核标准要远远超过普通特警,很多的标准都是按照专业运动员的标准设定的,技术保障队员也不例外。

  无论工作多忙,齐飞每天都坚持体能力量训练,13年没有一天松懈。对于齐飞来说,自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因为他知道,最难跨越的山丘永远是自己。

  “即使是专业运动员,齐飞也已经快到运动生涯的末期了,身体机体在走下坡路,要保持年轻时的水平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齐飞的队友朱殊说:“齐飞从不服输,永远是那个初入警队干劲十足的模样。”

  他是反恐特警系统70公斤级健身健美冠军,连续三年蝉联70公斤级腕力冠军,还夺得了摩托车特种驾驶技能比武冠军及终身成就奖。

  并不是齐飞不知疲倦,因为处突应变,身心必须千锤百炼,因为肩负神圣使命,蓝剑队员必须一往无前。

  结

  我们补足装备短板可以克服环境制约,我们熟练使用技术装备可以争取营救时间,我们洞悉现场环境可以保障战友安全。虽然我们的工作不够扣人心弦,但为了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甘做幕后工作者。——齐飞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事上,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这种“敬”,可谓是技术队精神的核心,也是技术队的工作态度:坚定、踏实、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秉持着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敬畏,他们一直在创新求索的路上。

  如今的他们,在快与慢、动与静的交锋中砥砺前行,久久为功。越过无数山丘之后,才发现,不过是在一次次超越自己,山高人为峰。

  若有山丘翻不过呢?不怕!那就开山,自己造路……

  素材来源:反恐怖和特警总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