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研究和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厅厅长张相军,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巡视员毛金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焦慧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小芹出席仪式并共同揭牌。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全体人员参加仪式。
该基地是高检院第七检察厅在全国检察机关设立的首个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研究和实践基地,其功能和定位是:充分发挥北京市检察机关的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吸收检察系统内外理论和实务专家参与,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协会团体的沟通,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检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参与知识产权行政检察一体化办案协作机制建设,组织业务实训、宣传教育、交流合作等工作,引领和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理论,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检察专业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力争将基地建设成为全国行政检察工作的品牌,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行政检察智慧,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行政检察力量。
张相军表示,在北京市检四分院设立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研究和实践基地,是为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行政检察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人民群众对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同时,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调整、知识产权行政机关机构整合等,也都对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行政检察专业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把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检察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加强对知识产权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加强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的探索实践。北京市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研究和实务方面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管辖优势和人才优势,起步较早,在全国检察机关中办案量最大、经验最为丰富。尤其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作为跨行政区划检察院改革试点,具有对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进行同级监督的良好条件和天然优势。第七检察厅将把基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会同北京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全力支持和指导基地工作的开展。希望市检四分院不负重托,高质量完成担负的研究和实践任务。
毛金生表示,充分发挥行政和司法保护各自的优势,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对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和司法保护机关虽然分工不同,但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应该继续加强合作,为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谱写新的篇章。今天,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研究和实践基地成立,知识产权行政检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希望全国检察机关和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在案件办理、信息共享、宣传培训、政策制定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增进理解、配合和支持,共同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保障。
焦慧强表示,行政检察作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在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对于促进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工作依法规范进行、引导公民组织合理合规的创新创造等都具有积极意义。高检院在四分院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研究和实践基地”,为北京市检察机关举三级检察院之力,聚各方面之智慧,破解工作难题提供了重要契机和保障。对于基地成立后的有关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平台建设,积极促进理论与实践交融互促。二是要加强实践探索,积极落实检察一体化工作机制。三是加强横向协同,积极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工作实效。
朱小芹表示,市检四分院将以此次挂牌仪式为新的起点,立足复合型专门监督检察院监督核心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增强法律监督整体合力,提升检察工作运行效率,全方位、深层次打造复合型专门监督检察院,体现知识产权行政诉讼监督一体化格局,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监督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