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根据高检院统一部署,6月8日至12日,北京市检察机关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6月11日下午,北京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高保京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工作机制、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法治宣传教育、公开审查等专项工作情况。
高保京表示,北京市检察机关按照高检院、北京市委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三首”标准定位,紧紧围绕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规范履行检察职能,不断完善“信、访、网、电、视频”五位一体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首都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在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方面
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整合检察机关对外服务职能,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规划、统一职能、统一标准”的要求,于2016年12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检察服务中心。该中心整合了信、访、网、电、视频“五位一体”服务渠道,对外统一提供接待群众法律咨询、控告和申诉,受理诉讼监督线索等“一站式”检察服务,着力打造“一个窗口对外”的检察服务新模式。
1
统一接收群众来信。保证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近三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群众来信约3.4万件。
2
面对面解决群众诉求。检察官以专业化水准、规范化流程为群众提供来访接待、案件信息查询等一条龙检察服务。近三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接待来访群众约6.45万批次13万人次。
3
实现“一站式”办理与“一键式”办理有机融合。2018年7月1日,北京市检察院上线网上检察服务中心,向社会提供集约、便捷、高效的“一站式”网上检察服务。2020年以来,群众通过网络提出的诉求约4.8万件,约占同期诉求总量的87.4%。
4
设置12309检察服务热线。以推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诉求为核心,确立了“专业、便民、规范、高效”的工作理念,由北京市检察院统一接听、统一管理、统一回复,实现了7×24小时不间断人工接听,打造北京市检察系统的“110”。近三年,北京市12309检察服务热线电话共接听群众来电约4.4万次。
5
开通互联网视频接访。2019年3月,北京市检察院互联网视频接访功能模块上线。截止2020年5月,共有近500名群众成功预约互联网视频接访。
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工作机制方面
按照高检院“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工作要求和市委“接诉即办”工作安排,北京市检察机关自主研发了“检察业务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系统”,制定了《北京市检察机关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工作办法(试行)》,进一步整合优化互联网和检察专网服务平台,在全市推开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工作机制,构建了融检察服务、检察宣传、监督评议于一体的检察服务公共平台,为首都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高质的检察服务产品,“让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让查询像快递一样便捷”。
■ 该工作机制坚持“即收即复,不超七日;接诉即办,及时处理;过程公开,随时查询;办结告知,三月为限”总体要求,以“查询轴”为中心,以信访和案件为两个工作支点,覆盖信、访、网、电和视频等五大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以马上办、透明化、便捷性为原则,提升检察服务水平。
■ 该工作机制的关键在于自助查询。通过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系统实现全程留痕,对群众诉求“接诉即办、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办、马上办。形成覆盖全市检察机关全诉求表达渠道的“中央处理器”,让群众可以24小时通过网络自助查询信访、案件办理进程等信息。通过短信的方式主动告知信访、案件办理进程、办案组织名称、联系方式等信息,减少群众诉累的同时,最大限度公开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以公开赢公信促公正。
2019年6月上线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向社会提供“查询轴”服务的信访和案件约3.65万件,实现了“应回尽回”“能回必回”。受到了人民群众、律师的普遍欢迎认可,得到高检院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等专项工作方面
2019年以来,在高检院的统一部署下,北京市检察机关开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专项活动,依法保护当事人和律师合法权益。
在检察服务中心开设律师专用通道,无特殊情况不对律师进行人身和随身携带物品进行安检;设置阅卷室,并配备办公设备,供律师自助查阅电子案卷、查看视听资料等。出台《关于加强和改善律师接待工作的十项保障措施》,统一全市律师接待时间、预约渠道等要求,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扩大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系统覆盖范围,为律师提供24小时网上自助查询服务。
同时,按照高检院要求,北京市检察机关还组织开展了涉非公经济案件立案监督和羁押必要性审查、国家司法救助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清理信访积案等专项活动。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13件16人,向15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75.789万元。
法治宣传教育方面
为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充分发挥检察机关专业优势,自2018年开始,北京市检察机关集中开展为期三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十进百家、千人普法”主题活动。截至2019年年底,共有700余名检察官在企业、学校、社区等十个领域普法760次。
2019年11月,北京市检察机关与专门学校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教育矫治工作机制,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敬大力受聘成为海淀寄读学校法治副校长。全市共有21名检察长或副检察长兼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校园普法常态化已见雏形。同时在实体以及“京检网阵”中,打造了一批具有品牌影响的法治宣传产品。其中,市检察院检察服务中心获评北京市第一批“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荣获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公开审查方面
北京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公开审查在释法说理、息诉罢访中的作用,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示公正,着力提升办案效果。
经对全市符合条件的65件案件征求申诉人意见,申诉人同意公开审查的5起案件全部进行公开审查,努力实现“应公开尽公开”。2019年,公开审查的案件,涉案矛盾均得到妥善化解,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好评。
与会媒体记者实地参观了北京市检察院检察服务中心,听取了接诉即办及查询反馈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