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作为我国的第一部法典,2021年1月1日就要实施啦,那这部法典和未成年人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贯穿始终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为了更好维护未成年人成长,民法典中最大程度地落实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处处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先,直接文字体现的条款就有5条,比如:
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履行职责的原则与要求】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以下省略)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收养的基本原则】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出生到成年的全阶段保护
胎儿
虽然这个时候小朋友们还很小,可是也享受着民法典赋予的利益保护,可以享有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的权利。
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出生
从小朋友们呱呱坠地的时候就已经在民法典的保护范围里啦。
第十三条【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0-8周岁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们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一点点感知这个世界。可是年龄太小,对民法典中涉及的一些法律行为还需要依靠爸爸妈妈来代为行使。
第二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8周岁-16周岁
一年年长高长大,小朋友们年满8周岁了,可以独立实施单纯获利或者和你的年龄相符的民事行为,可以拿着自己的零花钱打酱油、买零食。但是对于超出这个范围的就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不能擅自做主哦。
第十九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16周岁-18周岁
16周岁的你可能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有的继续求学进入高中,有的可能开始独立赚钱了。对于自己努力挣钱的,年满16周岁就视作成年人啦,可以独立地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第十八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
恭喜小朋友们,年满18周岁啦,已经是一名成年人了,是一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第十七条【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如果很不幸,某个小朋友的童年遇到了一些像性侵这样不好的事情,可以向伤害自己的人主张损害赔偿的,这个时效从受害人年满18周岁起算。
第一百九十一条【受性侵未成年人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家庭和社会携手保护未成年人
作为祖国的花朵,需要家庭和全社会各界一起保护。民法典同样呼吁建立温馨有爱的家庭,呼吁全社会一起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
在办理过的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很多案件的发生是因为家庭教育或者父母离异等家庭问题产生的,可见家庭和睦温馨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婚姻家庭的倡导性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民法典中还规定了许多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举例来说,疫情期间,因为新冠肺炎很多小朋友们失去了爸爸妈妈等亲人,处于无人抚养的状态,这时候有身边的各类未成年人保护单位站出来照顾。
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与权利及临时生活照料措施】……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民法典中还有很多有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定,无不例外地体现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更多详细内容以后再细细展开,检察机关和民法典一起,为未成年的你保驾护航,助你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