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朝阳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养老机构护理员偷盗老年人财物的案件,严重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暴露出该养老公寓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松懈等漏洞。养老问题关乎民生大计,为进一步保障民生、助推社会基层治理,朝阳区检察院紧扣“七有”“五性”需求,秉承“办案无小事,事事关民生”的理念,在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犯罪的同时,制发检察建议帮助养老机构堵塞管理漏洞,让老年人既“老有所养”,更“老有所安”。
严格依法追诉 从简从宽办理
被告人高某某系北京市朝阳区某养老公寓的护理部主管,其多次利用帮助老年人操作、调试智能手机之际,使用老年人手机向自己微信转账共计76笔,数额累计15600元。后高某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且主动退赔了被害人经济损失,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因此,朝阳区检察院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以速裁程序向法院提起公诉,提出有期徒刑六个月,适用缓刑,并处罚金的确定刑量刑建议,后被法院判决采纳。
深入调查核实 实地走访座谈
为进一步了解养老公寓管理现状,检察官首先讯问了被告人高某某,向其核实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职责、从业资格、养老公寓现有规章制度及招聘培训等情况。之后,检察官到该老年公寓进行了实地走访,并与公寓负责人展开座谈,围绕公司规章制度、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充分地沟通。在此基础上,检察机关提出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履行提醒告知义务、不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案例警示作用、严格限制探视人员范围等五方面建议。
主动跟踪督促 建议落实落地
涉案老年公寓收到检察建议书后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制定整改措施并逐项落实。期间,检察官多次联系老年公寓负责人,核实落实情况,督促整改进度。最终,该养老公寓反馈的整改报告内容翔实,措施很有针对性,建议事项均落实落地。
下一步,朝阳区检察院将继续以提高办案质效为依托,坚持严格依法办案的同时,就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主动服务保障大局,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群众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