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黎大爷的揪心事终于尘埃落定,收到了奔波维权了11年的行政争议的和解款。
“建军节就要到了,这也是我们能送给您最好的节日‘礼物’了。”北京市检一分院办案团队积极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以此向这名88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致敬。
八十八岁老兵
十一年维权路
“这么大的单位盖的房,怎么也没想到会被拆掉呀。”黎大爷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退伍后分配到涉案国企工作直至退休,出于对单位建房的信任,黎大爷和女儿购买了两套涉案房屋,原以为可以在此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却没想到单位颁发的“产权证”并无法律效力,自己的房屋因属违建在一夜之间被强制拆除。
“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维权到底。”2010年起,涉案房屋被断水断电断暖,同其他购房者一样,黎大爷和女儿走上了上访和诉讼之路。
2020年,部分购房者就限期拆除通知、强制拆除行为、行政赔偿等案到北京市检一分院申请监督,在检察机关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涉案各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因为身体不好,加之疫情爆发,黎大爷和女儿错过了这一时机,直至今年4月才向市检一分院申请监督。此时距离办结该系列案件已近一年,黎大爷和女儿已走过长达11年的维权之路。
用检察温度
打通和解之路
遵循这一系列检察监督案件的办理思路,本案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以争议化解为指向,市检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际枫带头包案,办案团队于4月底再次赶赴山西大同调查核实,通过审阅卷宗、接见申请人、联系涉案企业等工作,了解申请人实质诉求、掌握具体案件情况。
接待现场,黎女士向办案团队讲述了房屋被拆对家人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自己和父亲在维权路上的种种艰辛。检察人员耐心聆听,在了解到黎大爷为抗美援朝老兵后,检察官决定亲自上门看望老人。
4月30日,办案团队早早准备了鲜花,驱车来到黎大爷家中。因为家中积蓄早年大多用于购买涉案房屋,黎大爷现在的住所位于郊外一所监区的附近。当天下着小雨,看着住所周围密密麻麻的高压线,想到老人这些年的不易,每走近一步,检察官的心就沉重一分。
“您太了不起了,谢谢您保家卫国!我们这些小辈向您致敬!”检察官说到,向黎大爷献上鲜花致以崇高敬意。
面对检察官的到来,黎大爷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激动地向办案人员展示自己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检察官双手接过,为他戴上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并关切地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嘱咐他保重身体。黎大爷紧紧握住检察官的手,久久不放……
黎大爷家中摆放着许多年轻时的照片,英姿勃发、气宇轩昂,而面前这位八十八岁高龄的老兵,如今因腿脚不便只能靠轮椅出行,前几年更是因生病而声带受损、无法正常发声。黎女士表示,父亲为了房子的事情揪心操心,现在只希望尽早为老人了却一桩心事,不要再折腾父亲了。
“我的屋子里有很多收藏品,这些损失怎么就不能算呢?”在对办案组的到来充满感激的同时,黎大爷对于自己屋内物品损失的计算仍存疑惑。
办案团队这次登门拜访,除了看望老人之外,也要与申请人沟通,以便与涉案企业协调,推动各方就和解金额达成一致意见。
针对黎大爷对屋内物品损失计算的疑惑,检察官参照该系列检察监督案件的和解方案,综合购房面积、购房年限、存款利率等因素,运用单独计算、比照计算等三种不同计算方式,向申请人当场展示计算过程。不同计算方式所得出的结果相差无几,既让申请人对和解金额表示信服,又平衡了其他购房者的利益,确保公平公正。
情理并济的释明、充满温情的处理,让黎大爷和女儿很快接受了和解方案、签订了和解协议。他们说:“之所以选择和解,是因为检察官的用心感动了我们。”
一波三折
和解款项终到账
和解协议签订后,黎大爷和女儿同时撤回了监督申请。本应就此结束的案件,却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和解款项迟迟没有到账。申请人的一次次来电,让办案团队刚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为确保当事人及时获得救济,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张际枫副检察长积极联系涉案企业查明原委、了解情况。
原来,涉案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本案的和解协议刚签订完,适逢涉案公司的20年营业期限届满,公司基本账户被冻结,无法完成和解款项转账。要激活公司账户,就需修改公司章程、变更工商登记以延长公司营业期限。不巧的是,由于涉案公司的原股东某国有企业已于去年进行重组,其作为股东的主体身份已经不复存在。要延长营业期限,就需重组后的集团公司同意,程序复杂、颇费时日。
面对申请人的焦虑担心,检察官悉心说明原委、安抚申请人的负面情绪。在办案团队的积极督促下,历时两个多月,涉案公司终于完成延期手续,成功“复活”。7月底,和解款项终于支付到位。抗美援朝老兵的11年维权之路正式划上了句号,一家人也卸下了“维权”重担,恢复了正常生活。
“一身正气办实事,为民解忧恩如山”,“彰显为民情怀,诠释检察担当”,黎大爷和女儿向市检一分院送来两面锦旗,以此表达对检察机关的感激之情。
致敬老兵
关爱老兵
立足检察职能
切实保护合法权益
您保卫和平
我们保护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