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市检察院举办全市检察机关“轻应用”暨科技赋能检察应用(基础)培训班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市委实施意见,落实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深化科技赋能检察机制改革,7月18日至7月22日,北京市检察院政治部和北京检察科技中心共同举办全市检察机关“轻应用”暨科技赋能检察应用(基础)培训班,旨在培养检察人员自行开发“轻应用”作品和数据分析能力。培训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和措施,课程采取讲授与实操相结合专业技术“小班”授课的形式,有来自全市22个院的检察技术人员及部分有研发背景的检察业务人员共30人同期参训。
当前检察工作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加强科技赋能检察应用水平,是驱动新时代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大数据赋能”依托数据资源要素生成现实生产力的客观事实,已经发展到不容忽视、也无法忽视的地步。本期培训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邀请了专业师资进行授课,组织开展“大数据拓展法律监督的实践与思考”视频教学,着力提升检察人员核心科技素养和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应用开发能力。
图为参训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以“轻应用”开发为切入点,通过实际技术案例讲解演示,对“轻应用”设计研发环节中涉及的数据库基本原理及使用、正则表达式语法及应用场景、常见数据分析工具使用、微信小程序接口讲解、微应用前后台开发讲解及发布、如何与政务微信对接等知识内容进行全面解读,同时全程辅以实践操作环节,让参训学员边结合知识点边动手操作,确保学深悟透、学以致用。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深入交流研讨、集思广益,能够充分、高效地利用培训时间巩固知识成果、提升技术能力。
本次培训内容详实,与工作实践充分结合,初步达成了参训学员能够进行复杂数据分析、组建轻应用团队的目标,进一步促进业务规则落地,推动首都特色模型孵化,通过释放检察制度效能实践,促进实现法律监督“本”的提升与“质”的嬗变,受到全体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下一步,市检察院将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在检察职能体系调整与检察力量重塑过程中重新定义检察能力现代化的引领作用,做好严守网络安全底线、提升检察技术办案质效等工作,促进新时代首都检察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