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市利康教育矫治所(利康医院)警察医生林军。
扛起责任用行动
在奉献中无悔
在平凡中坚守
在北京市沐林教育矫治所驻所门诊部有这样一位医生,他为人谦和幽默、遇事乐观包容,同事与朋友都亲切地叫他“老林”;他平凡坚守、克难奋进,敬业奉献、无怨无悔,前来看病的所管人员都尊敬的称他“林医生”。他是2018年北京市教育矫治局“最美身边人”,他就是北京市利康教育矫治所(利康医院)警察医生林军。
姓名:林军
身份:警察、医生
林军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为了供他读书,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很辛苦。父亲常说:“孩子,在家就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在单位就要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将来无论什么时候,你也一定要承担起你自己的责任……”父亲的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工作后,面对警察医生这双重的身份,让他更加理解了父亲的话,他义无反顾的扛起了责任,践行着担当。
2017年9月,林军接任驻所门诊部主任一职,从此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份责任。他的职责是给服刑人员看病,而服刑人员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常说,作为一名警察医生,既要懂医疗,还要懂管理;既要有一双能治病的手,寻找出病因所在,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分辨服刑人员的病情真伪。他所在的沐林教育矫治所是全局收容第一关,门诊部更承担着收容体检、调运随诊、日常诊疗任务,这份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不仅白天忙忙碌碌,夜里服刑人员突发急症也不在少数。
那是一年的冬天,林军值班,因感冒加重夜里开始发烧,浑身酸痛,睡不着觉。这时突然电话响了,“大夫,我们队有个服刑人员说他有点胸闷,后背有点疼,该怎么办?”大队民警焦急的问。“他叫什么名字?多大岁数?”“他叫李某,45岁。”林军一听这个名字,原本昏沉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了,这个人不就是这段时间关注的重点病人吗?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该人现在的情况恐怕不简单。
林军赶紧拿起血压计、听诊器和急救箱向队里跑。北京冬天的大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刮,台阶上的雪结成冰渣,他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在地上。他一瘸一拐到了大队,边询问病情,边查体,感觉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这可是要命的病,耽误不得!于是立即让大队民警把服刑人员李某送到医务室,急查心电图。心电图确认: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此时林军胸口一阵发紧,这是他第一次在夜间遇到急性心梗的病人,立即向领导汇报,建议开通绿色通道直接转诊社会医院急救。因病人情况危急,他也一同前往,到了医院,他一边与医生沟通患者病情,一边向所领导汇报,早就忘了自己发烧的事,最终李某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每逢周二、周四的收容日,林军都早早的来到诊室,把收容体检工作安排妥当。他常说“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多吃苦、多干活、扛起责任,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今后的日子他将继续工作在收容体检的第一线,把好这第一道关口,牢记责任和担当,认真践行甘于平凡、默默奉献的利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