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回家过年,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情结。
它是团聚,是温暖,是安心,是动力,是……
可是,有这样一群人,放弃了一家人围炉夜话,未吃妈妈的菜,未喝爸爸的酒。
用自己的“敬业福”换来群众的“和谐福”。
春节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奔走在一线,践行“法律十进”,身影遍至车站、企业、村居、商场等,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悉数送到群众身边。让副中心群众过一个“文明年”。
春节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奋斗在一线,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挥“组织化、智能化、体系化、专业化、社会化、立体化”的“通州模式”优势,共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特别是潞源司法所和宋庄司法所调解的2起农民工讨薪纠纷,涉及农民工140余人,追讨薪资500余万元,让人民调解这支“东方之花”在寒冬中依旧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让副中心民工过一个“和谐年”。
春节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一线,落实“治本安全观”,为社区服刑和安置帮教人员做好衔接、解矫、走访、慰问等,利用“集中教育为主导、分类教育为补充、心理矫治为特色”的教育矫治模式,促进特殊人群更快、更主动回归社会。让副中心群众过一个“安全年”。
春节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忙碌在一线,深化法律援助“点线面”工作机制,开展法律援助维权行动,对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做到“应援尽援”。让副中心群众过一个“祥和年”。
春节期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活跃在一线,坚持“驻镇律师”制度,定点、定时、定人到各镇(街)公共法律服务站值班,及时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治好了一个又一个群众的“心病”;坚持“金证合作”机制,针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开辟公证“急速出证”绿色通道,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代表国家证明。让副中心群众过一个“安心年”。
他们是谁?他们是法治宣传员,他们是人民调解员,他们是社区矫正帮扶人员,他们是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他们是律师,他们是公证员,他们是……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副中心司法行政人!
就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做平凡的事,坚守“首都无小事、通州无小事”的原则,身体力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诺言。
让我们一起,对他们说一句:“新春快乐,您辛苦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春节也随着“破五”的到来临近尾声。
唯精进,势不止。2019年,副中心司法行政人将团结一致、携手共进,以副中心意识、副中心标准、副中心形象做好新时代赋予司法行政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奋力谱写副中心司法行政工作发展新篇章,为法治中国建设和副中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