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北京互联网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本站发表时间:[2019-03-15] 来源:京司观澜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原标题:@所有网民 专属于你的诉前调解委员会成立啦

  北京互联网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互联网法院诉调对接中心今天成立。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吉罗洪,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马燕,北京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雯出席仪式并讲话。

  成立背景了解一下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但也因网络服务而产生了大量的涉网纠纷。而且相比较普通的民事纠纷,互联网矛盾纠纷涉及范围更广、纠纷当事人不确定性因素多,专业性强、行业特征明显,这些纠纷需要更高效率的纠纷解决方式。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北京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特定类型互联网案件,实行“网上案件网上审理”,在信息存储、应用方面与多元调解平台实现了有机统一。涉网纠纷解决实际对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事人更对调解化解涉网纠纷提出了更多期待。

  今日头条、知乎成立人民调解组织

  近年来,全市互联网纠纷调解工作创新发展,先后在新浪、知乎、今日头条等10个互联网公司成立了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涉网纠纷中发挥了高效、便民、快捷的独特作用。此次在北京互联网法院专门成立互联网纠纷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既是进一步深化诉调对接机制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化解涉网纠纷效率的有力举措,有利于及时了解民意,及时化解矛盾,及时正面宣传,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经过司法确认有可以执行的法律效力,也必将对互联网纠纷的解决给与充分的保障,有利于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

  北京互联网法院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下一步将加强这些工作!咱们往下看?

  加强工作指导 提高调解水平

  注重运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信息平台优势,推进人民调解信息化建设,提高纠纷预警、预判、预防能力,扩大人民调解宣传教育功能,确保互联网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与首都人民的利益需求保持一致,并为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推进规范化建设 化解矛盾纷争

  严格按照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标准,不断健全完善符合互联网纠纷特点和法院诉前调解模式的纠纷登记、调解流程、统计分析、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建立相关单位间的纠纷移交委托、信息反馈等衔接制度,确保人民调解群众性、自治性、民间性基本属性,促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化解矛盾纷争,推动调解的规范化、法治化。

  加强队伍建设 优化队伍结构

  根据互联网纠纷矛盾调处特点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更多地吸纳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较高调解技能、热心调解事业的互联网领域专家、律师、基层人民调解员参与。尝试组建互联网领域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优化队伍结构,方便当事人选择。

  健全工作机制 发挥基础性作用

  整合新型行业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诉讼的平台资源,努力探索完善司法行政、网络监管、公安、法院等多部门联合的工作机制,将网络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解决渠道,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强化调解功能 减少纠纷隐患

  发挥市场机制的经济调节、社会组织的行业服务以及政府部门的依法治理作用,综合运用规则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法律规范等多种手段,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推动完善有关调解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纠纷隐患。


[供稿单位:北京市司法局]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