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营企业 专属于你的法治体检报告请查收
北京市区两级司法机关、律师协会认真落实司法部《关于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律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职能作用,扎实组织各区司法局、律师协会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数据库
活动开展以来,确定重点民营企业1300余家,组建市区两级律师服务团队17个,参与律师1369人。
组建“一对一”律师服务团219个。
召开座谈会366场次,开展业务培训3687人次,举办法制讲座324场,开展法律咨询658个,提供法律意见建议789个,防范法律风险156个,研究个案180多个,审查企业文件1699份,走访企业协会(商会)264个,走访重点企业898家。
市区律师协会与企业签订法律服务合作协议97份,收到企业表扬信69封。
参观调研汉能集团
党委高度重视 积极推进落实
市司法局党委高度重视专项活动,第一时间召开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学习司法部文件精神,听取责任部门汇报,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先后两次召开民营企业代表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积极与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系,就工作方案内容、工作程序、时间节点进行沟通,制定《关于组织开展律师服务民营企业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对活动作出具体安排。工商联发挥优势,根据企业意愿确定服务对象,市律协和区律协分别派遣服务团开展法律服务。
着眼工作实效 重在突出特色
制定方案突出“务实”。制定专项活动工作方案,从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活动安排和工作要求对专项活动作出具体部署,力求方案符合法治体检工作要求、符合民营企业实际需要、符合律师工作特点。
工作内容突出“严谨”。将律师服务内容细化为“讲、询、调、训、建、治、防、报”8个方面,即,宣讲政策法律、开展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开展业务培训、完善公司治理、防范法律风险、形成专题报告,律师协会要为服务团队开展工作提供必需的经费保障。
工作程序突出“周密”。市律师协会和各区按照组建律师团队、明确任务分工、确定企业名单、开展法律服务、进行专项调研、后续跟进服务和反馈意见建议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工作有始有终、符合企业预期,努力做到律师服务团队、服务企业满意。
纪律要求突出“严格”。服务团队本着履行职责、公益服务的原则,在律师协会的协调和服务团队的统一指挥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审慎提出法律意见。服务团队成员勤勉敬业、尽职尽责,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不得公开有关涉秘信息;不得利用在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工作期间获得的非公开信息或者便利条件,为本人或者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接受其他当事人委托,办理与相关民营企业有利益冲突的法律事务。
营造氛围突出“浓厚”。利用市司法局官方网站、“京司观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刊载相关活动信息,广泛宣传北京律师近年来服务民营企业的做法、成效,调动律师参与的积极性,帮助民营企业了解、支持、参与法治体检活动,为活动顺利开展营造有力声势和良好氛围。
工作力量突出“效应”。充分调动企业法律顾问和村居法律顾问的积极性,主动为民营企业开展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和项目平台作用,协同为民营企业开展相应的法律服务。
发挥职能作用 系统全面发力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以滴滴出行、今日头条、汉能集团等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业务创新领域多、法律需求量多、法律关系复杂的民营企业为切入点,主管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座谈,配备专业服务团队进驻企业“量体裁衣”开展法治体检。
制定服务工作规范和程序,既明确规定动作,也设计自选动作,要求规定动作必须严格落实,不打折扣不走样;自选动作要结合实际,切实符合企业的需求。
日前,北京律协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律师服务团滴滴出行“法治体检”课题组联合北京律协消费者权益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委会,会同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法律政策研究中心已形成了《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法治体检报告》。
加强培训提升能力。充分发挥北京律师教育基地的平台优势,在日常培训内容中增加服务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内容,涵盖与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相关的法律风险防范、融资途径、科技创新、劳动关系等众多业务领域。
活动开展以来,市区两级律师协会共举办各类与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相关的培训研讨活动100余场次,参与律师达2000余人次。
充分发动开展工作。目前,各区都已按照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要求,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法治体检”工作方案、组建专业律师服务团队并与属地商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工作对接。
东城律协深入全区17个街道工商联分会,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宣讲政策法规、现场解答法律咨询,走访民营企业等方式,了解企业法律服务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海淀律协召开“2018海淀律师服务民营企业创新论坛”,为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搭建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平台,并与海淀区中小企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大兴律协与区工商联签署《律师服务民营企业专业合作框架协议》,帮助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
积极发挥顾问作用。担任3万多家企业法律顾问的北京律师,在服务的同时积极为企业提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和防范法律风险提出法律意见。同时发挥北京法律服务网、北京12348法网、市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热线功能,面向全市接受企业和个人的法律咨询,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各服务小组与企业代表建立微信工作群,从不同专业、不同角度为有需求的企业持续提供解决方案和参考意见。
利用平台服务企业。市律师协会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梳理研究制约和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对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应市总工会邀请,选拔相关专业律师组建审卷律师专家团队,为全市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最后把关。
截至目前,共派出律师50余人次,审阅调解案卷2994卷,涉及人数6772人次,综合合格率69.67%。配合法律援助部门,审阅法援案卷1498卷,综合合格率89.27%,并就当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协助相关企业有效规范了劳动用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