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36个调研课题 51个联系点 市司法局扎实推进主题教育

本站发表时间:[2019-07-03] 来源:京司观澜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制定了六大方面36个具体的调研问题参考指引,局级领导干部确定了包括监狱等共计51个调研点、联系点,为调查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空间支撑。目前,调研组足迹逐渐覆盖首都司法行政工作全域,最西至门头沟区清水镇,最东至通州区西集镇,最南至大兴区榆垡镇。

  市司法局针对调研发现的基层治理漏洞短板,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力争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这些工作成效在6月份“接诉即办”工单上得到彰显,在“12345”回访中市司法局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为100%。

  突出“四有”目标 高起点框定主题教育调研方向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既是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市司法局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更是检视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考量。

  要有调研课题。为此市司法局制定了六大方面36个具体的调研问题参考指引,在此基础上局级领导带头示范,结合自身分管工作率先确定了14项调研课题,市司法局机关每一名处职领导结合处室职责也确定了相应的调研课题,确保了主题教育调研的针对性。

  调研要确定具体调研点或联系点。为此,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根据主题教育总体要求和安排都确定了相应的联系点。其中局级领导干部确定了包括监狱、戒毒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镇政府、街道办、重点社区等在内的调研点、联系点共计51个,为调查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空间支撑。

  开展调研要明确具体的时限和时长。明确要求调查研究要贯穿主题教育的全过程,明确提出了“6月份开展驻在式调研的时间不少于3天,7月份不少于5天,8月份不少于2天”的工作要求,为调查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时间保障。

  调查研究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此,市司法局强化了对调研过程的管理,要求领导干部每周要报备调研计划和完成情况,系统梳理一周调研情况,列出调研清单和整改措施。

  突出“四最”标准 高效辐射首都司法行政工作全域

  到地域最偏远的地方去。主题教育开展期间,市司法局调研组以点带面辐射北京全地域,最西已至门头沟区清水镇,最东已至通州区西集镇,最南至大兴区榆垡镇。

  到需求最集中的地方去。“回天”地区人口密集、需求集中。主题教育期间,市司法局党委书记苗林率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先后到回龙观司法所、回龙观镇政府、霍营街道华龙苑北里社区、霍营司法所、霍营街道办事处、天通苑北司法所、天通苑北街道办事处等地进行深度调研,梳理出“回天”地区九个方面20余项法律服务和保障需求,为下一步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服务保障“回天行动”研究制定具体举措打下坚实基础。

  到管理最薄弱的地方去。市司法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司法行政工作的短板弱项和管理上的“最后一公里”,对照前期梳理的38项“短板问题清单”,实地走访验证,照单推进,就地办公,通过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到工作最前沿的地方去。市司法局始终坚持基层导向,特别是针对扫黑除恶、“接诉即办”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基层总体情况,研究制定整体提升方案。按照扫黑除恶“七大专项行动”安排和国庆7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围绕进一步规范“接诉即办”工作,建立问题反馈机制,深层挖掘基层治理存在的漏洞短板,有针对性地规范工作制度、程序和标准,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化解社会风险。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