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永远跟党走】追忆入党初心 传承清园精神

本站发表时间:[2021-10-19] 来源:北京监狱与戒毒微信公众号 作者:

  在清河分局清园监狱有这样一组特殊的老中青组合,他们来自不同部门,分管不同业务,但是一枚党徽将四代人连在了一起。

  1988.04.23

  陈国亮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2.10.14

  经陈国亮介绍,王仲桂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2.08.08

  经王仲桂介绍,焦兴乔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1.04.23

  经焦兴乔介绍,宋爱龙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1年9月28日,这四名老中青党员坐在一起,参加监狱组织的“追忆入党初心 传承清园精神”座谈会。

  座谈会上,陈国亮、王仲桂、焦兴乔、宋爱龙四名民警分别回忆了自己入党的心路历程,与大家分享作为入党介绍人在考察培养新党员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

  焦兴乔同志为在建党100周年之时新入党党员宋爱龙同志佩戴党徽,并对他提出殷切希望,陈国亮同志带领四代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陈国亮同志31年坚守在监管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凡的业绩,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分监区长,市局专家型干警,2010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提起入党初心,他激动地说道:“成为一名武警战士后,入党就是我的第一个愿望,于是我加倍地严格要求自己。”

  青年时,他踌躇满志,踏上了清河这片热土;中年时,他运筹帷幄,守护着监狱的监管安全;如今他依旧活跃在监管战线上,既当后勤兵,又当运输队。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他不怕危险,主动担当,毅然加入狱外后勤保障队,严格按照上级防疫要求,落实监狱释放工作流程开展释放衔接。疫情期间,他累计参与释放罪犯114名。

  1998年毕业于北京市第三人民警察学校的王仲桂,怀揣着青春的斗志与梦想来到清河农场。无边无际的盐碱滩,苍凉的荒野,低矮的平房,这与他想象中的清河农场相差甚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仲桂见到太多的老一辈监狱警察扎根清河,倾听他们开荒造田,夜以继日劳动,开垦出万亩良田的故事;倾听他们拯救罪犯迷失灵魂的故事;倾听他们为了监管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王仲桂终于明白了,清河就是他第二个家,这些老前辈老党员就是他的榜样,这坚定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扎根清河,为清河奉献青春的决心。

  王仲桂现在是清园监狱五监区教导员,疫情防控封闭执勤期间,他加强监区巡视巡察,严格要求民警对三大现场的直接管理,强化罪犯各类物品的定置管理,以监区的绝对安全为抓手,服务疫情防控大局。作为教导员,每批进驻监管区他都会统一思想、鼓舞士气、严肃纪律,及时掌握民警的生活困难和思想困惑,通过值班“121倒班”结对子的形式,将监区封闭管理的老中青民警合理分配,积极做好民警的思想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确保队伍思想状况稳定。

  他用二十多年的时光诠释着入党时的初心使命,传承着老一辈监狱人民警察身上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如今又将优良风气继续传承。

  焦兴乔同志说:“从红领巾到团徽,再到党徽,见证着我成长的轨迹。”

  他2005年参加工作后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入党介绍人王仲桂同志教导他:“入党并不是一种外在的身份,而是要抱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这种决心发自肺腑,不能够被利益蒙蔽,更不能被困难吓倒,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初心,践行对党的忠诚。”

  焦兴乔同志谨记入党时的庄严宣誓,在各项工作中不甘落后,现任清园监狱四监区副监区长。疫情防控期间,他作为“经史合参”活动的导引师,组织罪犯开展以经解经、以史正经学习,帮助罪犯更好地理解经典的内容和精髓,增强文化素养,找到人生中遇到的困惑,并用经典解决人生中遇到的问题。

  青年民警宋爱龙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入党,他说:“在这个十分有纪念意义的年份入党,是组织对我的认可和接纳,终于圆了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他在疫情防控期间,监管工作抢着干,白班夜班连着干。写信息、量体温、统计计分、监区的全面消毒……他从不怕苦、更不喊累,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主动揽下了监区日常工作及罪犯日常教育安排,同时积极协助监区领导逐一做好、做细、做实每一项交付的工作,老民警都称赞他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

  在清园监狱,一代又一代党员,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为了首都监狱事业,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敢于担当,无私奉献,在平凡的监管岗位上,诠释着共产党员、监狱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