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群 > 市政法单位 > 北京市司法局

关怀直抵人心 北京门头沟区法律援助中心服务为民

本站发表时间:[2022-01-26] 来源:北京市司法局 作者:北京政法网

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北京市门头沟区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受理案件近万件,数字背后承载的是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故事,代表成千上万受援人感受到的世间温暖和公平正义,值得每一个法援人千千万万遍争取、努力。

“我是你的眼”

一个冬日,一对夫妇由一个6岁多的孩子牵引着来到门头沟区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小张注意到了他们,这对夫妇拄着盲人杖,焦急地在大厅等候区等待着。

经了解,这对盲人夫妇一个月前承租了一套房屋,并交付了全年租金。11月下旬,天气渐冷,出租房内室温只有10度左右,孩子冻得手脚冰冷,夜里也睡不安稳,隔三差五就感冒发烧。

夫妻二人想退房,但房东不同意且态度非常强硬,无奈之下,只得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由于自身视力障碍,二人连签字都很困难,更别提亲手写诉状及搜集证据。多方求助受挫后,夫妻俩陷入了困境。怀着最后一丝希望,二人来到区法援中心。

在法援中心,小张将《法律援助受援人权利义务告知书》逐字逐句念给夫妻俩听,告知他们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和流程,并向区司法局申请开通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并协助夫妻二人在法律援助申请表上签字。

最终,该案经过工作人员与承办律师的共同努力,在法官主持下双方和解,这对盲人夫妇拿回了剩余3万余元房租。

“我懂你的心”

某日,几名农民工情绪激动地来到门头沟区法援中心,叫嚷着让政府还他们一个公道。见此情景,工作人员首先安抚他们的情绪,与其中一个农民工代表对话。经了解,这些农民工最远来自云南和广西,两个月前与北京某保安公司签订了合同,主要负责某处河道一带的安全保卫巡查工作。因为不懂法,他们没有仔细查看合同条款内容,就草率地签了字。

经过仔细审查,工作人员发现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权利约定不明确,有关试用期的条款也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公司约定和奖惩机制也极不合理,明显对劳动者一方有失公允。正在这时,该保安公司经理赶了过来,气愤地指责这些农民工,觉得他们是故意闹事。

见双方推搡起来,工作人员立即上前阻止,并把他们安置在不同的接待室。

因用工单位和劳动者都在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启动“援调对接”工作机制,与区人民调解协会调解员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一方面,由公职律师与保安公司经理沟通,指出劳动合同条款不合法之处,让其知晓公司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调解员组织农民工谈话,达成一致诉求,农民工分别登记个人信息和劳动时间,按实际工作天数当场结算工资。

历经四个小时的调解工作,双方在调解书上签了字,保安公司经理当场向每个人转账,累计4万余元。

法律援助,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咨询与解答,更是一份倾听、一份直抵人心的关怀;它是法理与情理的融合,也是法治信仰最朴素的情怀。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