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由法治日报社举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名单揭晓,北京市长安公证处业务三部公证员陈豪彬“公证法律意见书助力日本、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侨华人在遗产所在国顺利办理继承手续”法律服务事项,入选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公民、侨胞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第四届“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征集活动自2021年11月17日启动,法治日报社面向全体法律服务人发起征集,累计收到案例投稿数百份,经过多次审议评估,最终产生50个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其中,“一带一路”争议解决和投资类法律服务典型案例各15个,合规法律服务和维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公民、侨胞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各10个。
自2018年以来,法治日报社已连续举办四届“一带一路”优秀法律服务项目征集活动,广受社会各界认可,具有较高的权威和影响。北京市长安公证处在连续四届的“一带一路”优秀项目案例征集中,已经三次获得荣誉,这是对长安公证处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法律工作成绩的肯定认可,也很好的体现了长安公证处在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中,维护和保障公民、企业权益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4000多万华侨华人,他们长期扎根海外,是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非常重要的桥梁纽带。同时,作为个体而言,他们与国内也存在诸如婚姻关系、亲属关系等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侨华人在海外努力打拼一生所积攒的财富自然希望能够得到很好的继承传承,正是因为这种联系,在涉及到继承方面事务时,各国的相关机构都是比较谨慎对待。公证作为国际通行的法律服务机构,能更好的证明所在国有关法律制度的规定,能获得更高的认可从而被采信。其中,公证法律意见书,作为一种比较灵活的法律服务形式,较多适用于涉外继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