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骂战不断?
营销号恶意“带节奏”?
APP弹窗过滥推送?
网络暴力散播谣言?
国家出手了!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来了
针对多种互联网乱象重拳出击
净化网络生态
滋养网络空间
随观澜君一起看
十大专项行动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影响面广、危害性大的问题开展整治,具体包括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详情如下
↓↓↓
“清朗·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
全面清理“色、丑、怪、假、俗、赌”等各类违法违规直播和短视频;从严整治激情打赏、高额打赏、诱导打赏、未成年人打赏等行为;坚决遏制借未成年人牟利,通过直播、短视频打造“网红儿童”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现象;全面整治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严惩偷拍跟拍、搭讪骚扰、虚构自杀等各类无底线蹭流量,进行违规变现行为;坚决整治直播间营造虚假人气、虚假带货量,短视频账号营造虚假流量等行为;严厉打击通过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老年人流量,实施营销诈骗。
“清朗·MCN机构信息内容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集中整治MCN机构及其旗下账号炮制蹭炒舆论热点、引发群体对立、欺骗误导网民、发布三俗信息、利用未成年人牟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督促重点网站平台建立MCN机构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平台MCN机构入驻协议,明确MCN机构信息内容业务活动标准和责任,加强日常监管,定期开展培训,加强信息披露,建立专门举报受理渠道,强化违规处置。
“清朗·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
全面清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生科普等领域的谣言信息,打上标签、做出明示。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产生的各种信息加强识别;对影响大、传播广的无权威来源的信息及时查证。建立溯源机制,对首发、多发、情节严重的平台和账号,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建立健全治理网络谣言工作机制。
“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着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重点清理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妨碍青少年上网学习的不良信息,重点整治涉未成年人网络乱象;督促网站平台进一步完善和推广青少年模式。
“清朗·整治应用程序信息服务乱象”专项行动
结合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在清理各类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同时,注重源头治理,督促指导应用程序严管快处各类账号,督促指导分发平台严管快处各类应用程序;紧盯重要流量入口,全面规范应用程序功能运行、活动设计、内容生产等重点环节,坚决遏制各类乱象;以应用程序内容审核和分发平台上架审核为切入点,压实双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推动形成“平台管程序、程序管账号”的管理链条。
“清朗·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
面向网上新闻信息重点生产、传播平台,分阶段开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加大网上新闻信息传播源头治理,把牢导向关。严打重点传播平台违规采编、超范围转载、篡改新闻标题、违规PUSH弹窗推送等行为。深化“自媒体”涉新闻信息网络传播乱象治理,集中清理违规账号和信息。聚焦解决手机浏览器、网址导航、主流工具类应用扰乱新闻信息网络传播秩序突出问题。
“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
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关于互联网企业平台的算法主体责任和系列管理要求,督促重点互联网企业平台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问题,积极利用算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聚焦春节期间人民群众使用频率较高的平台环节和服务类型,聚焦解决影响上网观感、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问题,着力整治网络暴力、炫富拜金、封建迷信等乱象,营造文明健康、喜庆祥和的春节网上舆论氛围。
“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
进一步聚焦重点平台、环节、版块和产品功能,严管水军招募和推广引流信息,加大违规账号群组查处力度,强化行为分析和关联处置,优化榜单评分功能,规范探店种草行为,加强线索移交和信息共享,健全跨部门跨平台联动处置机制,适时开展专项督查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反复。
“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专项整治行动”
坚决处置假冒、仿冒、捏造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组织机构名称、标识等以假乱真、误导公众的账号;依法从严处置利用时政新闻、社会事件等“蹭热点”,借势进行渲染炒作的账号,发布“标题党”文章煽动网民情绪、放大群体焦虑的账号;强化网络名人账号异常涨粉行为管理,严格清理“僵尸”粉、机器粉,坚决打击通过雇佣水军、恶意营销等方式的非自然涨粉行为,确保粉丝账号身份真实有效。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
攻击、辱骂谷爱凌、苏翊鸣等
运动员、教练员的网络暴力行为
令人感到气愤和可悲
针对屡禁不止的网络暴力现象
网信办将从四方面入手
制止网络暴力 净化网络环境
精准识别处置。指导网站平台建立网络暴力行为监测模型,通过分析用户的评论、弹幕等环节的异常行为,综合举报数量频次,准确识别网暴苗头,努力从机制上、源头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加大惩治力度。在清理违法违规信息的基础上,针对参与网络暴力的账号,督促网站平台采取批量禁言、暂停私信等处置措施,防止网暴升级蔓延。研判行为性质,对其中首发、多发、煽动发布网暴信息的账号,采取永久禁言、关闭账号等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强化用户保护。指导网站平台进一步调整优化产品功能,督促网站平台完善防控机制,包括上线“一键防护功能”,限制陌生人私信、评论和转发,上线发文警示功能,引导用户友善评论等措施。这个功能现在已经在一些大的头部网站开始试用了,从这一段试用的效果看,效果很好,我们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各个网站平台逐步推广。
畅通举报渠道。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12377”热线电话,鼓励大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来进行举报。未来将继续细化举报分类,简化举报程序,确保网民能够快速、便捷地举报网络暴力问题,帮助网民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来源:新华社 央视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