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重启”舞台上的三堂课,为“少年的你”保驾护航

本站发表时间:[2024-05-1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马颍华 罗慧
  近日,北京怀柔法院基于“德法相济三课堂”机制,联合区教委、团区委、司法局,为辖区中小学生特别策划了“上好‘德法’三堂课,守护‘少年的你’”校园欺凌主题普法活动。以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为主会场现场展播和全区中小学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讲授“三堂课”,怀柔区35所中小学的5000余名学生在线同步观看。
  法治实践课:一场震撼心灵的叩问
  “这里给予犯过错的人一次迷途知返的机会,来到放映厅的人可以选择回到过去任一时刻,现在你可以决定,是否选择重启人生。”怀柔法院话剧社成员,用生动的演技拉开了第一堂课——“法治实践课”的帷幕。
  这堂以刑事审判庭法官田萍作为引导者的情景剧《重启人生放映厅》,将镜头对准近期一度“爆燃”舆论场的校园欺凌现象,以平行时空的视角呈现校园欺凌事件的主导者、协助者、旁观者以及被霸凌者的未来,以校园霸凌事件的全部当事人加起来也拼凑不出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的现实,直观地向青少年展示校园霸凌没有赢家的深刻含义。
  “我知道,霸凌欺凌那么多,抵制恶行不能报以沉默,饱受欺凌难诉说,请你勇敢寻求突破”,改编歌曲《拒绝霸凌在行动》将话剧推向高潮。“反对霸凌一起喊,从我做起不会晚”,结尾RAP《为反霸凌发声》,更是引发在场师生强烈共鸣,大家随着歌词打起节拍、轻声跟唱。现场气氛热烈,台下不时传来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法治专题课:一场“授人以渔”的指引
  “别人故意排挤我也属于霸凌啊?”“原来过分的霸凌也可能被判罪,并不会因为年龄小就逃避惩罚”,怀柔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王芳主讲的“法治专题课”刚至一半,现场学生们的求知欲纷纷被勾起来,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讨论和提问。
  剖析校园霸凌的定义、特征、成因之余,王芳法官带领同学们共同完成了校园霸凌的类型识别、危害认知的学习,并通过真实的欺凌案例,介绍未成年人犯罪应当承担的后果,以及遇到校园欺凌应当如何面对等相关知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及社会主义道德观,自觉拿起法律之盾,抵制校园欺凌。
  法治必修课:一道合力共筑的防线
  怀柔法院综合办副主任项曦针对欺凌事件中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及家庭保护义务作说明时,家长们纷纷陷入反思。校方对学生的保护应当达到何种程度方为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家长应该从哪里入手可为适格保护?项曦的讲解循序渐进,老师与家长们也纷纷开始认领自己的法治“责任田”。
  校园霸凌从不是一方护航即可无虞,这堂“法治必修课”,以“未成年犯罪调研”、校园欺凌的“责任归因”、各方主体的“预防应对”为切入点,通过鲜活的案例、切实的数据,揭开青少年犯罪问题背后的多方缘由,引导学校、家庭与法院一同携手,共同筑牢预防欺凌的篱笆。
  “我们将持续深化推进‘德法相济三课堂’机制,将‘法治专题课、法治必修课、法治实践课’三堂课融入辖区中小学课程体系,积极搭建中小学生法治学习和法治实践平台,开展模拟法庭大赛、普法话剧巡演、‘小小法治宣讲员’上岗讲法等生动鲜活的法治实践活动,更好助力培养崇尚法治、自信自强的新时代接班人!”怀柔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戴焕平介绍了“德法相济三课堂”机制的深化推进计划。
  “德法相济三课堂”机制题名源自苏轼“威与信并行,德与法相济”,2023年12月,为凝聚工作合力,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常态化工作机制,由怀柔法院发起,与怀柔区教委、怀柔区司法局、怀柔团区委共同签订《关于推进“德法相济三课堂”机制合作框架协议》,通过量身定制的案例宣讲式“法治专题课”、囊括基础法律知识的计划讲授式“法治必修课”、注重交互体验的场景沉浸式“法治实践课”,构建怀柔区青少年多维普法矩阵,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质效。经过深化发展,目前怀柔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不断织密织广的“未成年人保护网”逐渐铺展延伸。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王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