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创库 > 政法动态

6小时巡回调解,助力30户村民早日住新房

本站发表时间:[2024-08-30]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通讯员 王嘉毅 吴雅琪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通州法院)张家湾法庭的法官团队“送法上门”,前往张家湾镇梁各庄村开展涉搬迁继承纠纷的巡回调解工作,就地为村民解决矛盾纠纷,助力村民早日入住新房,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棚改搬迁项目引纠纷巡回调解“送法上门”
  “我们家本来马上就要办房本了,被安置人去世了,这房本还能办下来吗?”“我们家前不久搬迁刚分下来一套房子,但是分房的人去世了,我们兄弟姐妹好几个,这房归谁呀?”
  正值8月酷暑,张家湾镇梁各庄村解纷联络站前围满了村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焦急地向联络员询问搬迁后分房的问题。村级解纷联络站是通州法院四级解纷网络的重要一环,是村民与法院的“连心桥”,村民有什么矛盾纠纷,都会到这里寻求帮助。联络员一边安抚村民的情绪,一边向他们了解详细情况,并积极反馈给该村的包片法官。
  原来,梁各庄村于2018年进行了搬迁工程,这几年间有不少被搬迁人和被安置人去世的情况,引发了不少继承纠纷,涉及到一大批安置房如何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问题。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张家湾法庭第一时间与相关行政部门开展联合会商,梳理出梁各庄村涉及此类纠纷的数量有30余起,并对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摸排。考虑到案件类型均为继承纠纷,部分案件当事人众多,为减少当事人诉累、高效便捷解纷,张家湾法庭决定将这30起纠纷集中处理,指派徐明祺、金绍育、田小雨共三组法官团队一同开展巡回调解工作。
  一家20口人矛盾突发调解过程“一波三折”
  由于当事人之间关系特殊,且案涉搬迁补偿项目多、利益大,调解当天,有不少当事人情绪激动,为调解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其中一个继承案件当事人及亲属共计二十余人,把办公现场围得水泄不通。子女间因为老人赡养的问题早就积怨已深,这次部分被安置人去世后,对于安置房分到谁名下,更是吵得不可开交。金绍育见状,一边耐心平复当事人情绪,一边引导当事人有序表达诉求。随着讲述,案件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
  原来,李某和王某育有包含李某一和李某三在内的七个子女,梁各庄村的一处宅基地登记在李某名下。搬迁项目启动后,此处宅基地对应的安置房有4套,被安置人共六人,分别是王某,李某一及其妻子赵某(已故),李某一女儿李某红及其丈夫周某,李某红女儿周某兰。现由于李某、王某去世,二人的继承人关于遗产范围如何认定、遗产如何分割存在较大分歧。鉴于双方当事人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况,金绍育决定采取“背靠背”调解方式。经过沟通,除李某三、李某一之外的其他子女均放弃了继承。接着金绍育决定“逐个击破”:对于王某遗产继承方面,考虑到若李某三继承房屋份额,不利于住房的完整,并且将来有可能在房屋居住及使用等问题上与李某一产生更多矛盾,便提出李某一折价补偿李某三继承份额的折中方案;对于赵某遗产继承方面,金绍育发现,李某红的核心诉求在于从四套安置房中为自己和女儿争取权益,便提出由李某一继承李某、王某遗产的安置房,其他安置房由李某红、周某兰继承的方案。
  听到新的调解方案,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明显平复下来,金绍育“乘胜追击”,结合民法典关于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梁各庄村搬迁政策,进一步释法明理。两个小时过去,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案件顺利调解。
  通过此次6小时的巡回调解工作,通州法院张家湾法庭成功化解了30余起涉搬迁继承纠纷。
  图/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